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故事绘丨喀麦隆热带雨林中筑起的水电绿色引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5-09-09 15:29:18

df60dc30f5114211998ebba3b6f7ba61.JPEG

自喀麦隆首都雅温得南下进入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中,有一座由中国建造的水电绿色引擎,正在悄然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

3de3128e1c7c46149a93fe46dd9489ba.JPEG

↑这是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恩特姆河干流上的曼维莱水电站(无人机照片)。

坐落在喀麦隆南部大区恩特姆河干流上的曼维莱水电站是喀麦隆最重要的水电工程之一,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已于2024年10月正式移交喀方使用。项目装机容量达到211兆瓦,每日源源不断地将清洁能源送入城市与乡村,点亮千家万户。

3ab0b089d0f64f5cb4de856d6b22ead8.JPEG

↑这是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恩特姆河干流上的曼维莱水电站溢洪道(无人机照片)。

喀麦隆是非洲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殖民时期遗留的电力基础设施薄弱,水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国家发展面临“电荒”的瓶颈。曼维莱水电站的建设极大缓解了喀麦隆电力不足的问题,为喀麦隆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b481c36536b1403087d3a6059f75f7f0.JPEG

↑这是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水渠(无人机照片)。5c34ed6f48f643f099b47371a3b8f1d0.JPEG

↑这是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恩特姆河干流上的曼维莱水电站的发电厂房(无人机照片)。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是曼维莱水电站的一名本地工程师,过去十一年,他与中国工程师并肩作战,亲历了水电站从一纸蓝图到澎湃发电的全过程。他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加入曼维莱项目甲方喀麦隆电力发展公司,继续与中方同事携手耕耘在水电事业一线。“中国企业不仅与我们合作紧密,还毫无保留地分享技术,让我真正走上了职业发展的道路。”工程师恩塔姆说。

86c7eb3b705a4ee998df84581b7b73cb.JPEG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右)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内检查空压机排水情况。6c48fdd46dc64ed7bd774bb61446da77.JPEG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左)与中国水电工程师彭春生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内检查冷水机组工作情况。be6a309b2fd24714944ddb15004fbec3.JPEG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左)与中国水电工程师彭春生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日常巡检时交流。43196ff7494344a2a22b6b801c0b267e.JPEG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左)与中国水电工程师彭春生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渠道进水口清理污染物。

像恩塔姆这样的本地员工不在少数。截至2024年中,曼维莱项目共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累计培训喀方各类工种与管理人员近1500人,为喀麦隆培育起本土水电技术力量。

fe0460ba95a7485cb50c58952c3dc79c.JPEG

↑喀麦隆电力发展公司与中国水电工作人员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机房内进行日常巡检。b295a53018a84c169f97d27f7155c5ab.JPEG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左)与中国水电工程师彭春生(中)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机房内检查机组。

巡检工作一直是保障水电站正常运行的必要环节。自2019年水电站实现临时送电后,中、喀员工三班轮转,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发电设备运行。中国水电工程师彭春生说:“我们在每日巡检作业中相互交流、传授技能。”

bb1d0d4fa3af48249c6d27fa8b278f6e.JPEG

↑这是在喀麦隆南部大区拍摄的曼维莱水电站总控室。10b64376fdc54653ab9d7afc2906e20f.JPEG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左)与中国水电工程师彭春生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日常巡检时交流。961cb5cd9b134927869c447f51bb735a.JPEG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左)与中国水电工程师彭春生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进行日常巡检。df247a1b62244218a581cccda4364d87.JPEG

↑恩塔姆·埃马纽埃尔·图(左)与中国水电工程师彭春生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进行日常巡检。

2024年10月,水电站输变电工程项目通过最终验收,曼维莱水电站已将电力输送至首都雅温得、中部地区乃至更远的地区。截至2025年上半年,曼维莱水电站总发电量超过38.5亿千瓦时,目前年发电量达10亿千瓦时。

23b8ba6b091c439d8321348c17a5e3f8.JPEG

↑喀麦隆电力发展公司与中国水电工作人员在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的曼维莱水电站机房内检查机组。caa10858fbf74153939ce6b69497fdc6.JPEG

↑这是在喀麦隆南部大区拍摄的曼维莱水电站库区(无人机照片)。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赤道雨林

也映照着那座正在轰鸣的发电厂房

在中非友谊的见证下

中国与喀麦隆共同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059cb493a4244b02adcc9cd4bead86df.JPEG

↑这是在喀麦隆南部大区拍摄的雨林风光(无人机照片)。4750a95ebf474e51ba11918725062758.JPEG

↑这是位于喀麦隆南部大区恩特姆河干流上的曼维莱水电站的发电厂房和变电站(无人机照片)。

摄影:王冠森

文字:王泽 王冠森

制作:王冠森 邹广萍

海报:刘琼

新华社摄影部 非洲总分社 雅温得分社

联合制作

相关推荐
喀麦隆中华商会向杜阿拉消防队捐赠物资

8日,喀麦隆中华商会在喀经济首都杜阿拉举办捐赠活动,向杜阿拉消防队捐赠一批灭火和救援物资。

通讯丨半个世纪的守护——中喀医疗卫生合作增益喀麦隆民众福祉

喀麦隆公共卫生部长马纳乌达7月22日在首都雅温得举行的中喀医疗卫生合作5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1975年首批中国医疗队队员踏上喀麦隆的土地。50年间,中国医疗队始终致力于为喀麦隆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分享专业技能,为民众缓解病痛,“使得两国人民之间的兄弟情谊更加深厚”。

喀麦隆卫生部长:医疗卫生合作是喀中深厚友谊的写照

喀麦隆公共卫生部长马纳乌达·马拉切7月22日在喀麦隆首都雅温得表示,喀中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给喀麦隆人民带来福祉,是两国人民之间紧密联系、深厚友谊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