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文旅引擎驱动 乡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9-02 17:08:59

近年来,安徽蚌埠市五河县申集镇以沱湖水系为主线,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元素,积极探索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乡村景致更迷人。申集镇在和美乡村的建设中,注重文化与旅游交互结合,在大董村、黄李村、莫圩村等村,依据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塑造各具魅力的省级和美乡村。在马集村与莫圩村,聚焦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通过马集花挑灯、莫氏舞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建立了民俗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吸引游客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黄李村作为蚌埠市“十佳美丽乡村”,则以水乡风情为核心,巧妙融合湖畔自然风光与科普教育,建成了科普小展馆和邂逅阿七农场。这些设施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吸引力,也促进了申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业收入更强劲。在农文旅深度融合中,“民俗文化+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多元化元素”的模式蔚然成风,特色农业的培育成为关键一环。泗河村凭借其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巧妙布局,种植荷花、菱角、莲藕等水生作物,并打造草莓园,通过举办主题采摘节等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提升了知名度。通过特色农业的培育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还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村民收入更富裕。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为村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也让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厕长效管护等举措,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让部分村民实现了家门口的增收。而发展本土特色产品,则是另一条通往富裕的康庄大道。在黄李、大董等村,村民们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向游客推销自家的水产、土鸡蛋、雁鹅等绿色土特产,既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也为自己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在泗河村,边角土地种植的艾草在美化人居环境的同时,泗河村利用党群服务阵地创办“艾草工坊”,开展艾草香包、艾枕等加工培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樊春晖)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春捕小龙虾

近年来,五河县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稻虾共作生态种养产业,推动小龙虾养殖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安徽五河:“四举措”提升审计质效

近年来,安徽蚌埠市五河县审计局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思维,积极适应新形势、聚焦新任务、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有力有效举措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安徽五河:稻虾开捕 奏响“丰收曲”  

4月11日,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大岗村润博稻虾养殖基地的小龙虾开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