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霍邱宋店镇:流转千余亩“闲田”变成村集体“摇钱树”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10-08 16:59:08

目前,正值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宋店镇圈行、八里和胜利塘村村集体流转的千余亩抛荒地、半抛荒地(冬闲田)水稻收割季节。到处都是机声隆隆,稻谷飘香的喜人场景。

近年来,圈行、八里、胜利塘村把千余亩抛荒地、半抛荒地变成“摇钱树”,每村每年从中获得至少1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收入,让村“两委”变得更有威望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更强了,干部说话也更有号召力了。

为了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10年来,宋店镇各村外出务工人员明显增多,而大多数留守老人又承受不了体力繁重的农活。加之种田投入大、风险大收益低,流转很难,所以,圈行、八里、胜利塘村抛荒地、半抛荒地逐年增多,这不仅影响了每年秋种任务的圆满完成,而且也不同程度影响了粮食等产业的振兴和生产安全。

为了彻底解决务工农户和留守老人的抛荒地、半抛荒地问题,几年前,圈行、八里、胜利塘3个村“两委”干部便分别走访弃耕农户,种粮大户,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解决抛荒地、半抛荒地的长久解决办法。对于抛荒地、半抛荒地较少的村民组,就近动员本组种田大户流转,对于抛荒地、半抛荒地较多和相对连片的村民组,则以村集体流转的方式用以发展村集体经济。这样做既能让无劳动力种田农户每年都能有个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同时,也能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两委”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能力。

为了节本增效,圈行、八里、胜利塘村在分别长期流转3-4个村民组的400亩左右的抛荒地、半抛荒地之后,首先因地制宜,对高低不平、土质差、地势低洼的农田进行科学治理,路渠配套,改善生产条件。然后,在耕作方式上与种田经验丰富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合作,进行农业生产“托管”。春种水稻,秋种麦油,两种两收。并实行耕地、育苗、插秧、播种、植保、收割等全面机械化、智能化,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择优集中选购。通过多方面节约生产成本,这3个村的千余亩抛荒地、半抛荒地如今都已经变成村里的“摇钱树”,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尤其是圈行村流转的480多亩抛荒地、半抛荒地,由于农田治理搞的好,营商环境好,用水有保障,交通又便捷,先后吸引了2个“社会能人”入驻,并以明显高出流转价格的方式长期承包了其中的108亩农田用于发展稻虾共作等特色产业,不仅为村集体减少了投资和管理风险,而且还为村集体带来了更加可观的经济收入。(赵广才)

相关推荐
安徽霍邱: “法治礼包” 送进村 护航乡村振兴

7月23日,霍邱县“皖美乡村法治行”公益服务活动走进范桥镇,专家领导深入龙头村、顺和村、刘庙村开展法治座谈会。

安徽霍邱三流乡:小龙虾“游”出致富新“钱”景

近年来,霍邱县三流乡以小龙虾产业为核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贫困到富裕的华丽转身。

安徽霍邱: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这些项目的建成投用,为霍邱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