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百闻不如一见丨非洲“好物”的中国“新篇”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4-11-01 11:08:18

a34e42c158d54d35a62328ee1cecd223.PNG

南非的宝石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

肯尼亚的鲜花

加纳的巧克力

……

近年

在中国商品走俏非洲的同时

源源不断的非洲“好物”来到中国

见证着中非经贸的“双向奔赴”

 

美美与共:非洲美学点亮日常

2f0ad9781f1f41b7a986173859f56045.PNG

湖南,中国对非经贸合作活跃的省份

作为中国开展中非民间交往合作的重要前沿

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这里

成为了解中非交流的窗口

 

每到节假日

长沙的中小学生都会到这里研学

打卡非洲常设展馆

制作非洲图腾手工艺品

体验非洲文化、历史和艺术

消费者们慕名而来

购买南非钻石、舒俱来石、红宝石、蓝宝石

e3d62766cca248f3947f588f0930f484.GIF

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经营商安馨说

光顾这里的人们

能看到南非钻石、坦桑尼亚蓝宝石

埃及香料、尼日利亚花生、冈比亚芝麻

马拉维的蜂蜜、马达加斯加的香草等等

通过非洲商品,直观感受非洲审美

 

美味交融:非洲咖啡的“中国方案”

57a475c507f941a680ca96edd9638224.PNG

“+中国茶”“+水果”“蜂蜜”

进入中国市场后

非洲咖啡产生了富有创意的“本土化”改变

受到中国年轻消费者青睐

 

一些湖南茶饮品牌

以非洲咖啡为原材料研发新饮品

一品牌门店60%的饮品以咖啡+茶的形式呈现

选用埃塞俄比亚的耶加雪菲精品咖啡豆

搭配茉莉茶汤和燕麦奶带来丰富的谷物香气

饮品中还加入了荔枝汁

成为该品牌销量名列前茅的咖啡饮品

6ea788308295491a996e2faa524f47fa.GIF

还有品牌专以非洲咖啡为特色

推出融合非洲咖啡和湘潭蜂蜜的新品

实践非洲咖啡“本土化”

 

目前,中国国内已有饮品品牌

在线上与非洲咖啡庄园主直接沟通

简化交易过程,降低综合成本

非洲咖啡烘焙工厂、咖啡深加工生产线的建设计划

将助力更多品类的非洲咖啡豆进入中国

 

增色提味:非洲产品丰富市场选择

c78c9ab299ce4856a3ba794fac783969.PNG

从肯尼亚夸莱郡希莫尼镇的大海

到中国孩子的零食口袋

非洲野生小鳀鱼

经当地渔民捕捞并集中采购

再加工成小鱼干出口到中国

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劲松说

“劲仔深海小鱼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

每年需要进口原料鱼数万吨”

fd0070aa25234019a80b78273546bf83.GIF

从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内的

肯尼亚馆出发

花头大、品种多、花期久的肯尼亚玫瑰

奔赴中国10余座城市

 

来自非洲的鲜花

见证了非洲商品“转口贸易港”的创举

今年7月,随着中国首例非洲鲜花转口贸易在长沙完成

从肯尼亚进口的400枝新鲜玫瑰经长沙转口

至乌兹别克斯坦销售

7628a2461e8b4834a42e3f0d0ae150bf.GIF

长沙黄花机场海关副关长于青说

海关提前介入,专门开启“绿色通道”

为企业压缩了通关时间

促成了转口贸易

湖南玺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梓楠说

未来,公司计划借助转口贸易的形式

畅通肯尼亚牛油果销路

还希望引进坦桑尼亚的观赏鱼

 

中国重视推动非洲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口

自非洲进口农产品金额已连续7年增长

2023年

中国自非洲进口坚果、蔬菜、花卉、水果

分别同比增长130%、32%、14%和7%

2024年上半年

中国自非进口601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14%

 

从指尖的宝石璀璨

到舌尖的丰富滋味

一件件商品让中非合作的门越开越大

中非贸易的互惠互利

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也给非洲民众带去实实在在的收益

 

记者:张玉洁、戴斌

海报:谈昦玄

新华社湖南分社制作

相关推荐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