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口岸经济助内陆地区成开放前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麓伊 2024-11-09 19:09:29

新华社兰州11月9日电 题:口岸经济助内陆地区成开放前沿

新华社记者程楠、赵泽辉、王铭禹

甘肃兰州国际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向乌兹别克斯坦开行了搭载290台中国商品车的中亚班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累计突破4万列;内蒙古自治区陆路口岸货运量再次突破1亿吨大关……

近年来,西北内陆地区持续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正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今年以来,兰州国际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已成功向中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发运33列JSQ型车(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商品车国际班列,共计9119台国产汽车驶向海外市场。

兰州国际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柱介绍,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中亚消费者的青睐,国际港积极开拓市场。“我们适时组织商品车出口专列,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开拓中亚市场提供稳定运力,也有助于提升企业集货能力和集结效率,加快兰州汽车出口集贸中心建设。”他说。

在既不靠海也不沿边的内陆地区开展大规模进出口业务,离不开贸易口岸建设。

甘肃近年来获批建设了进境水果和进口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等多类口岸,常态化开展肉类、木材、水果、冰鲜水产品、棉纱等进口业务,贸易业态不断丰富,对外开放层次不断提高。

在内蒙古自治区42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14个陆路口岸昼夜不停运转。从智能通关到边民互市,从中欧班列到跨境旅游,通过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拓展贸易渠道、完善开放平台,内蒙古正推进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

拥有20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的新疆,近年来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口岸经济带”。今年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日均通行数量保持在22列以上,平均每2个小时就会完成一列入境返程中欧班列的换装。今年1至9月,中欧(中亚)班列开行6269列,同比增长8.1%;口岸过货量880.5万吨,同比增长9%。

如今,西北各地正不断提升通关效率,推动内陆地区口岸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在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橘红色的AGV无人驾驶车辆在中蒙边境穿梭,海关智能卡口能在30秒内完成车辆放行。满都拉口岸入境货运车辆可在30秒内完成重量核对,卡口放行最多需要6秒。在满洲里铁路口岸,海关工作人员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和电子化作业,将中欧班列监管时间从近6小时缩减至5分钟。

在兰州铁路口岸,兰州海关等监管部门持续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站式申报、电子化放行、报关单网上办理等改革措施,并先后实施“提前申报、预约通关”,符合条件的商品“先放行后检测”等一揽子惠企“组合拳”,帮助企业赢得通关时间。

口岸经济日益成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自治区口岸办主任刘永明表示,内蒙古将继续发挥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作用,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表示,内陆地区的口岸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紧密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机遇。

相关推荐
内蒙古完成境外旅客离境退税业务 开启入境消费新体验

11月1日,内蒙古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成功办理离境退税业务。离境退税政策是指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退还增值税。

内蒙古:数字经济企业成长的沃土

10月31日,在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的内蒙古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招引座谈会上,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分享了扎根内蒙古的实践经验,共同勾勒出一幅政企携手、创新驱动的发展图景。

中国(内蒙古)—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举办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10月29日,中国(内蒙古)—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