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记者手记:在胞波情暖的田野续写新篇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4-11-19 15:28:04

从事国际传播工作的7年时间里,我对胞波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2019年,中缅双方创新举办了首届中缅媒体双城论坛,发出“中缅媒体精诚合作,让中缅友谊世世代代地延续下去”的响亮声音,成了两国媒体增进了解、沟通彼此的品牌活动。今年,论坛“扩容升级”成为中缅文化交流周,“媒体+智库”“媒体+高校”“媒体+经贸”“媒体+青年”“媒体+农业”“媒体+人文交流”,在两国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暖流。

去年,我策划参与了“你来我往的胞波 闪闪发亮的青春”网络国际传播项目,采访了10位在中国生活的缅甸胞波、10位在缅甸生活的中国胞波。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级的故事,展现了中缅合作迎变、信任、求同、寻机的韧性和朝气。

从绿意盎然的田野,到人们手中的手机屏幕,每一处都充满了胞波情谊的温暖与力量。作为记者,我时常思考,如何让“共饮一江水”的友谊在国际传播的田野里绽放新花?

在中缅文化交流周的诸多场景里,这个答案变得逐渐清晰。我感受到了杜裴裴丹、刘振国等新农人的勤奋,他们一起探索着两国携手的无限可能。在缅甸媒体人的笔记里,我看到了大家学习互鉴、传递信息的激情,每一天的活动下来,无论是电视台的台长、宣传部的官员还是普通的记者,他们的笔记本一定是满满当当,摄像机一直开机;当两种风格迥异的服饰在同一舞台上交相辉映,文化的交流无关国界,它是心与心之间的无声对话。

做好内容、讲好故事、用好技术、交好朋友,这四个“好”,指引我们将胞波情暖引向更宽广的田野,让双方需要的信息、契合的合作找对人、人传人。2025年即将迎来中缅建交75周年,在彼此尊重、了解、信任的土壤里,人文交流领域一定能再开创新的花、务实的花。就从中缅文化交流周发布的农业宣传手册、吉祥姐妹花短视频、“龙少文化Fun”工作室等这些具体的“种子”开始,继续书写“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的胞波新篇。(记者 王欢)

(原标题:记者手记 在胞波情暖的田野续写新篇)

相关推荐
中国政府援缅第九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物资运抵交付

中国驻缅甸使馆4月26日发布消息说,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的第九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物资当天运抵仰光。中国驻缅甸使馆参赞欧阳道冰、仰光省首席部长梭登进行了交接。

缅甸媒体代表团开启“诗意中国西部行”

为增进缅甸媒体对中国西部地区的了解,促进中缅民心相通,4月23日,来自缅甸5家媒体机构的代表在昆明市开启“诗意中国西部行”2025年上半年缅甸媒体来华参访活动。

中国援缅卫生防疫队临时实验室投入运行

4月21日上午,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实验检测组在缅甸曼德勒一所学校内顺利完成临时实验室搭建,并正式投入运行,实验室投运当日即开展首批样本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