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缅甸的中国元素,缅甸在华留学生艾心日前在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网采访时,从贸易和商业、中文学习热潮、音乐和娱乐等3个方面分享了她的观察和感受。
7月21日,中缅网络新媒体研修班暨“胞波·敏格拉”德宏行国际传播活动在芒市启动。
7月12日至13日,第十届全国缅甸研究青年论坛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举办。
近日,根据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安排,由缅甸勃欧民族阵线、若开前线党、克伦人民党组成的缅甸政党考察团一行13人到访云南。
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缅甸驻昆总领事敦特林表示,云南省对缅甸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的毗邻,更体现在经济、贸易、投资、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密切交流。
6月9日下午,云南省庆祝中缅建交75周年招待会在昆明举行。
6月14日,云南省首单“市场采购+澜湄线”混装班列从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驶出,将一批货值38.4万元的五金及建材产品经中老铁路澜湄线发往缅甸大其力。
6月9日,云南省庆祝中缅建交75周年招待会在昆明举行。
6月4日,在2025年中国—东盟藤球邀请赛上,缅甸队在男子四人组决赛中夺冠,在女子四人组决赛中摘得铜牌。在前几天的赛事中,缅甸队还将男子组、女子组一金和一铜两枚奖牌收入囊中。
6月骄阳似火,缅甸《北极星》周刊总编辑吴温丁正忙着为庆祝中缅建交75周年筹备一本诗集——《缅中外交75周年:友谊历程的记载》。
3月28日,缅甸中部突发7.9级强震。震后不到7小时,云南救援力量抵达,成为首支抵缅的国际救援力量。
在瑞丽市畹町镇国境线旁,坐落着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这所“国门学校”与国境线直线距离仅200米,地理位置特殊。2019年起,该校成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高中学段外籍学生培养基地。如今986名在校生中,有129名缅籍学子的身影。
今年6月8日是中国和缅甸建交75周年的日子。
从保护一栋小楼到守护中缅友好记忆,张自达不仅是历史的讲解员,更是历史的守护者。
“促友谊、共命运、创未来”——庆祝中缅建交75周年主题论坛、中缅民间组织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暨“对话·知音”文明对话国际日主题活动6月5日在缅甸上缅甸和下缅甸同时举行,中缅两国政府、民间组织、企业、智库、院校等各界数百名代表参加活动,共话“胞波”友谊。
5月18日,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圆满完成为期一个月的缅甸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乘机从仰光返回昆明。
近日,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在曼德勒与缅方卫生部门围绕灾后防疫技术、免疫规划及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开展深入交流与培训,助力当地提升突发疫情应对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中缅卫生合作持续深化。
5月,缅甸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曼德勒,阳光炽热。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的队员们即将完成为期一个月的任务,踏上返程之路。与他们一同并肩作战的,还有19位华裔青年志愿者,他们以流利的汉语和坚定的信念,在沟通、翻译、联络等岗位上默默奉献,成为中缅友谊的桥梁。
这场跨越国界的公共卫生合作,为缅甸震后防疫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谱写了新时代中缅“胞波”情谊的公共卫生篇章。
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的第十三批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物资5月9日运抵仰光。10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参赞欧阳道冰和仰光省自然资源部部长佐温进行了救灾物资交接。
显示 57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