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丨中埃携手打造阳光美好生活——访埃及沙漠里的中国光伏企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路佳琪 2024-12-08 10:34:41

ae23029575eb4d51ab317d23df2a9ffc.PNG

这是11月24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沙漠中拍摄的本班光伏产业园内的光伏板。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新华社埃及阿斯旺12月7日电 通讯|中埃携手打造阳光美好生活——访埃及沙漠里的中国光伏企业

新华社记者张健 姚兵

每个工作日清晨,艾哈迈德·卡迈勒都会驾车驶入埃及南部阿斯旺省沙漠腹地的本班光伏产业园,开始一天的工作。“我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电站运行状态,确保一切正常。人员和设备安全是首位的,其次是高效发电。”卡迈勒说。

卡迈勒是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亚非绿色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厂本班光伏电站项目现场经理。与此前工作相比,他对现在的工作更满意,一家人也因此从埃及北部的亚历山大省搬来阿斯旺定居。

8c11177611774486a56244300ed5b574.PNG

这是11月24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沙漠中拍摄的本班光伏产业园内的光伏板。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公司鼓励我承担更多工作,并给我机会管理5个发电站项目的运维,这对我是一个挑战,我要尽全力做好。我在工作中提高了技术和人事管理能力,并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卡迈勒的言语中展现出干练与严谨,也表达出做好工作的信心。

充沛的光照让埃及具备得天独厚的光伏发电条件。本班光伏产业园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40座太阳能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约2千兆瓦,目前已有32座发电厂建成并投入运营。广袤的撒哈拉沙漠中,高高架起的光伏板像棋盘格一样铺展开,从高处俯瞰犹如蓝色海洋。光伏板跟随太阳的位置调整角度,炙热的阳光被源源不断转化为电力能源。

光伏面板、逆变器、变压器、中央控制室……卡迈勒如数家珍般介绍着这些设备。“园区内光伏电站的设备大多来自中国,”卡迈勒说,“中国的光伏技术和价格优势无可匹敌。”

根据埃及电力和可再生能源部今年4月发表的声明,本班光伏产业园将帮助埃及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预计每年可减排200万吨二氧化碳。

9841ce3e514b42cead2f0a26ed722607.PNG

这是11月24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沙漠中拍摄的本班光伏产业园内的光伏板。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距离本班光伏产业园约15分钟车程的地方,一座装机容量500兆瓦的单体光伏电站刚完成建设。这就是目前中国企业在埃及承建的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埃及康翁波光伏电站。

“我有幸加入中国公司,并接触到如此大的项目。”在光伏行业打拼多年的马哈茂德·巴格达迪目前是该光伏电站项目的副经理。他高兴地说,项目建设为近万名当地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项目建设人员中95%以上都是埃及当地人,其中不少来自阿斯旺省。项目相关的道路、围栏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都由附近社区的小承包商承建。”巴格达迪说,“埃及员工通过参与项目建设获得了宝贵经验。中东地区光伏项目越来越多,我们项目建设尚未完全结束,已有阿联酋、沙特的公司来这里招人。”

a2ad7bb72f6945a6adae03b9086ac865.PNG

11月24日,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沙漠中的康翁波光伏电站,工作人员介绍光伏发电情况。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结束走访企业行程,已是傍晚时分。在沙漠的尽头,落日壮丽,夕阳金色的余晖洒在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光伏企业员工身上,他们正行走在中埃携手利用阳光打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路上。

相关推荐
埃及青年筑梦红海之滨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东、红海苏伊士湾旁。如今,在园区工作的埃及员工已有约1万人。他们在这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懈奋斗,也为埃及的发展和中埃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通讯|“感谢中国师傅的传帮带”——中国家电企业助力培养埃及本土产业人才

“中国有句古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在这里工作5年,收入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也积累了项目执行经验。”海尔埃及生态园空调制造工厂运营部经理塔里克·巴利格用流利中文对记者说,“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在别的地方学不到。”

专访|埃中共建“一带一路”以双赢模式驱动共同发展——访埃及前总理谢拉夫

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表示,埃中不断深化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是埃中关系的重要体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以双赢模式驱动合作伙伴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