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为世界提供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经验和设备在阿拉伯地区落地,帮助当地国家更好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8月12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旗下平高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罗马尼亚31.8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举行竣工仪式。
日前,记者来到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探访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承建的智利最大单体光伏项目CEME1。自去年7月该项目正式启动商业运营以来,至今已一年有余。
28日,沙特REPDO4-AHK光伏项目110千伏升压站6条回路一次性倒送电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转入电气系统联合调试阶段,为后续全容量并网和商业运行奠定基础。
记者22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直流系统及用例》近日正式发布。
兰州海关7月22日发布消息称,今年上半年,甘肃外贸进出口实现稳中有进、亮点纷呈,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
今年前5个月,甘肃省光伏产品出口额达1.4亿元,同比激增316倍,成为全省新能源装备出口增长最快的品类。
全球光伏行业的年度盛会——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SNEC 2025)于13日在上海落下帷幕。
墨西哥佩尼亚斯科港光伏项目是拉美地区最大的光伏综合能源项目之一。由中国能建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二期工程,凭借国际合作与中国品牌技术优势,实现了多项行业突破,显著改善了当地电力供应状况,成为“中国方案”走向全球的重要示范。
会上,合肥市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就合肥市投资环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进行推介。部分中、外方理事会单位代表分别发言,交流合作需求。
本次合作对话会以“向新而行 链动未来”为主题,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主办,旨在推动RCEP成员国在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4月10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凯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将全力推动全省光储产业提质升级,聚力打造龙头引领、链条完整、技术领先、生态完善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先进制造业集群。
记者从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安徽今年将优化光储产业系列政策,引导光储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新疆哈密市,全年日照时数超3000小时,拥有三大风区。一座因哈密瓜闻名的城市,近年来成为了新疆新能源的重镇。
专家建议,在马中企应从单纯的市场开拓转向价值共享,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所在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赢得更多政策支持和市场信任。
中国光伏企业2024年加速布局中东,力度超过往年。中国光伏企业为何选择中东地区?该地区市场机会多大?
近期在京发布的《“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陆上风电项目绿色发展指南》聚焦“陆上风电项目绿色发展”,回顾近十年全球风电行业高速发展现状和特点,梳理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风电项目投资建设情况,研究提出了风电项目绿色发展关键要素、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旨在为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绿色“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提供有益参考。
日前,绿色能源服务商协鑫能科携手蚂蚁数科,成功完成了基于光伏实体资产的RWA,涉及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标志着国内首单光伏实体资产RWA的诞生,为绿色资产与境外资金的高效连接开辟了新路径。
中国光伏企业无锡博达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埃及项目16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显示 12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