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当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大多数农田都进入了“休眠期”,但在皖南的烟叶种植区,一场为了来年丰收的“战斗”正在悄然打响。近期,皖南烟叶公司积极组织烟农,全面开启烟叶冬耕备耕工作,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农事活动在这片土地上有条不紊地推进,为来年烟叶生产奏响了激昂的序曲。
在皖南烟叶种植基地,数台大型拖拉机整齐排列,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冬日的宁静。驾驶拖拉机的是合作社组织的专业化农机手,他们身后的深耕犁翻开了沉睡的土地。冬耕,是烟叶种植的重要基础,它的意义远超简单的松土。长期的烟叶种植使得土壤板结,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而冬耕能够打破这一板结层,让土壤重新“呼吸”。“今年我早早地就开始冬耕了,按照服务队长的指导,把地耕得深一些,让烟叶的根能扎得更深,吸收更多养分。”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烟农张小六说道。据了解,深耕后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显著提升,为烟叶根系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冬耕的基础上,土壤改良工作也同步展开。一架无人机在技术员的操控下,稳稳地悬停在烟田上空,将土壤改良剂均匀地撒向田间。这种现代化的作业方式不仅效率高,而且大大节省了人力。“以前施肥靠人工,又累又不均匀,现在无人机撒肥,一会儿就完成了一块田,而且撒得特别均匀。”烟农小金赞叹道。改良剂的使用,能够调节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烟叶生长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环境。
与此同时,饼肥的购置和发酵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烟农们将采购来的饼肥堆积在指定地点,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发酵。发酵后的饼肥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是烟叶生长的“营养宝库”。“这饼肥可是烟叶的‘营养餐’,用了它,烟叶长得又壮又好,产量和质量都有保障。”烟农老夏笑着说。
走进育苗大棚搭建现场,合作社的工人们正熟练地组装钢架、铺设棚膜。大棚的搭建是烟叶育苗的关键环节,它为幼苗提供了温暖的“家”,抵御冬季的低温严寒。“我们在指导搭建大棚时,特别注重结构的稳固性和密封性,确保能为烟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负责搭建工作的育苗点侯经理介绍道。而且,在大棚搭建完成后,同步进行的消毒工作能够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降低育苗过程中的病虫害风险。
育苗设备的检修也是冬耕备耕的重要内容。在育苗大棚,技术人员们正仔细检查着播种机设备。播种机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到烟种的播种效果,技术人员小王认真地调试着播种机的各项参数,他说:“我们要确保每一粒烟种都能准确无误地播到育苗盘里,为培育健壮的烟苗打下坚实基础。”
在湿润育苗区,苗池找平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新田镇赵村育苗点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巧妙借助自来水,对老化的苗池展开淋水作业,待土壤湿润松软后再进行找平处理。烟农们手持水准仪,仔细测量着苗池的平整度,力求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苗池找平关系到烟苗的生长均匀度,如果不平,水分和养分分布不均匀,烟苗就会长得参差不齐。”服务部孙经理解释道。制作苗框、铺设池膜、注水控制水深,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为烟苗营造了一个舒适、稳定的生长环境。
烟田的沟渠清理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往昔,烟农们仅凭铁锹人力挖掘,而如今,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成为了得力助手。只见挖沟机伸展着机械臂,挖斗灵巧有力地插入土地,迅速掘出一道道整齐的沟渠;小型开沟机器则灵活地穿梭于田间地头,在烟农的熟练操作下,精准地清理着围沟和排水沟,确保“三沟”存有合适落差,田间不存丝毫积水。“去年雨水多,有些田块因为排水不畅,烟叶受了涝灾,今年一定要把沟挖好,保证烟叶生长不受影响。”烟农老喻坚定地说。完善的沟渠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烟叶根系因积水而缺氧腐烂,保障烟叶的健康生长。
皖南烟叶技术人员表示:“冬耕备耕是烟叶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农事活动,为来年烟叶的高产优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助力烟农增收致富,推动烟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烟农们用勤劳和智慧描绘着来年烟叶丰收的美好画卷,他们的辛勤付出必将换来满满的收获,也将为农业现代化进程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谷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