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科技创新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来源: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唐云 2024-12-20 17:16:42

开栏语

2024年,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加快推进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即日起陕西日报开设“创新动能 澎湃三秦”栏目,集中报道2024年陕西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助力产业培育,以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进展。

12月18日,一辆由陕西科研团队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长安大学陕西省新汽车概念验证中心进行技术测试。不久前,该中心成为全省首批概念验证中心之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是陕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产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24年,陕西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72.2%,比去年提高0.48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排名全国第四、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位列全国第一、基础研究人员投入强度指数排名全国第五、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保持全国第四。

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117个西安区域科创中心重点项目启动建设,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创新中心西安分中心等相继获批,3个国家实验室网络节点、2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3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新建)为全国重点实验室,新材料、能源、旱区农业3个陕西实验室正式组建。随着原始创新能力增强,2024年以来,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依托省级创新平台和科技计划项目,攻克了重点产业链技术难题700项,其中突破技术瓶颈61项、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80项、实现国产替代20项、填补国内空白37项。

“三项改革”持续深化,科教资源潜力加速释放。“‘三项改革’及其相关政策构建了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技术转移转化体系,显著激发了全省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省科技厅副厅长冀峰介绍,今年以来,陕西出台“三项改革”新20条措施,认定新型研发机构36家,新建28家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截至目前,参与改革单位达到201家,10.6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3.6万项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067家,620名科研人员凭借成果转化贡献晋升职称。

2024年,陕西启动秦创原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18个秦创原未来(新兴、特色)产业创新聚集区启动建设。陕西以科技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现代煤化工、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领跑全国;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排名全国前列;钛、镁金属加工量及重卡变速器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记者 张梅)

(原标题:陕西科技创新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相关推荐
从链群聚势到民生提质——渭南高质量发展的“速度”与“温度”

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是经济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渭南锚定2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以“链长制”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向智能化迭代升级,引导产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开拓发展空间。

从脑科学到猕猴桃——中外联合实验室奏响“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交响曲

联合实验室作为中国对外科技合作创新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中外科学家的务实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特稿丨中国科技进步的世界注脚——从自然指数看中国“十四五”科研成就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为世界科研的重要引擎。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扩大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