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丨中国医疗技术为坦桑尼亚先心病患儿带来“心”生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5-01-22 11:34:31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月21日电 通讯丨中国医疗技术为坦桑尼亚先心病患儿带来“心”生

新华社记者华洪立

“中国医生给了我的孩子第二次生命,我衷心地感谢他们!”1月18日清晨,当得知3岁的儿子伊克拉姆心脏手术成功时,22岁的坦桑尼亚母亲胡斯娜·沙班·金万德热泪盈眶。

不久前,在达累斯萨拉姆中国援建的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由5名中国医疗专家、6名坦桑尼亚本地专家以及中国第27批援坦医疗队成员组成的团队为5名坦桑尼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了手术。

这些孩子最小3岁,最大7岁,伊克拉姆是其中之一。他们接受了由中国专家团队首创的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进行的心脏病手术。这一技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研发,通过超声引导器械精准治疗心血管疾病,无需开胸或使用辐射设备,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埃马纽埃尔今年5岁,三个月大时被查出先心病,此后频繁就医,妈妈薇奥莱·塞缪尔·姆孔瓦不得不辞去工作专心照顾他。“今天,多亏中国专家,我的孩子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地去上学了!”姆孔瓦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7日,潘湘斌在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对约50名坦桑尼亚心血管医生进行专项培训。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无放射线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是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一次变革,极大降低治疗成本,实现了更广泛的可及性。

“这项技术在安全性、有效性和便捷性上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车将手术送到偏远村庄。”

“这项技术不仅拯救了许多儿童的生命,也为非洲心血管病治疗树立了新的典范。”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儿科医生西奥菲利·卢多维克说。他去年10月曾赴中国接受为期三个月有关该技术的培训。

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所长彼得·基森格说,引入这一先进技术将大幅提升坦桑尼亚心血管疾病治疗能力。“目前我们医院每年可完成约700例心脏手术,如果该技术得到应用,这一数据可提高至2000例以上。”

基森格表示,自2018年阜外医院与坦桑尼亚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签署《对口支援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在心血管疾病筛查、诊疗和医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数十年来,坦中两国在医疗领域深度合作,既见证了两国友谊长青,也为非洲地区医疗能力建设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相关推荐
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开展义诊活动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中国医疗队在坦桑尼亚阿鲁沙地区开展巡回义诊活动。本次巡回义诊的专家团队由第27批援坦桑尼亚中国(山东)医疗队、第34批援桑给巴尔中国(江苏)医疗队、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组联合组成。

中国援建供水设施助力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防治血吸虫病

清晨,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奔巴岛上,姆林多社区的小男孩哈桑拿着脸盆来到供水点,拧开水龙头,脸盆不一会儿装满了清澈的水。

坦桑尼亚总统感谢中企助力坦桑基础设施建设

由中铁建工集团东非公司承建的多多马高等法院、司法服务委员会办公楼及高等法院公寓楼三个项目启用揭幕仪式4月5日在坦桑尼亚首都多多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