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党组织书记深抓基层治理主体责任,以“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为抓手,把群众千头万绪的“小事”,作为书记关注的“大事”、办好千家万户的“实事”,先后创办了“五老调解室”“红马甲小马扎”“银杏树下议事”等基层治理服务品牌,持续擦亮基层治理新底色,切实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向“精”聚焦,谋定后动。深入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基层治理难点堵点,精心梳理,设立治理项目。对项目精准性、可行性综合研判,确定项目内容。县委书记以上率下,领办“坚持一线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不出网格”项目,全县26个乡镇(街道)、277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面跟进,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确保项目定位精准、内容扎实。全县共申报领办“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304个,包括小区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议事协商、民声呼应等十一类项目。
向“严”把关,真抓实干。强审核,县委社会工作部严格按照省委、市委社会工作部要求对全县申报项目严格把关,重点关注项目实施可行性、聚焦问题准确性、项目成果实效性。抓推进,成立工作专班压实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按照清单式、闭环式管理要求,定期调度会商,强力协调推进。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注重实绩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问题,及时分析研判、研究解决。
向“实”迈进,落地见效。持续跟踪抓落实,目前全县申报“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304个,完成304个,完成率达100%,涌现出一批成效明显、特色鲜明、群众反映好的书记领办项目。王大庄村五老调解室坚持“三心”工作法,调解矛盾严格把握“热心、公心、耐心”原则,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不出网格;城阳社区“银杏树下议事”,汇集民智、民意,群策群力提高村民自治水平;锦屏街道“望闻问切”工作法,不断提升矛盾化解水平;虎山社区“红马甲、小马扎”引导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获取积分兑换物品,社区干部、网格员把议事调处地点定在居民房前屋后,形成多元治理的新风尚。(来源:萧县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