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家和才能村安,村安才能镇稳,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农村党员干部要带头致富、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蛇年元宵节刚过,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虹城街道就组织了党员开展冬训春训,特意邀请山东省台儿庄区驻义乌来料加工联络处专业讲师郑均青为学员讲课。
2024年,虹城街道借鉴周边地区经验,为助力村民“家门口”居家创业,让“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他们组织了部分街道社区干部、手工品经营者赴浙江省义乌市沉浸式学习,建立了与义乌来料加工业的直通联系。随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泗县饰品协会,邀请泗县在义乌市的成功企业家担任协会会长。在协会的指导下,一大批来料加工作坊及经纪人崭露头角,并迅速开通了泗县至义乌来料加工物流专线。通过专线的两头延伸,泗县饰品协会又与先期产业发展较好的江苏省、山东省等地来料加工业领头人建立了互助互学紧密联系。
为更好地帮助群众清晰地认识来料加工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认知,让“来料加工”为共同富裕“提档加速”,助力辖区群众增收创收,特别是激发村、社区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虹城街道专门成立经济发展专班,走出去、请进来,巧借各方力量,引领辖区来料加工业进一步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
郑均青主任以其丰富的经验和切身体会,从来料加工的模式、来料加工的程序、来料加工经纪人要具备的条件和素质、管理技巧、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教授学员如何正确认识、理解、适应新形势下的来料加工业,并学会利用新媒体工具接单、销售。特邀参加的部分来料加工经纪人对授课深有感触:“这是手把手在教我们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啊!”
来料加工就业门槛较低,就业方式灵活,不仅可以增加收入,更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成长榜样,有效解决“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两难问题,是一条实施有效、可持续推广的帮助群众实现增收的富民产业。虹城街道有很多闲置的妇女劳动力,为助力妇女家门口创就业,虹城街道积极搭建来料加工的信息和业务平台,通过村、社区把来料加工的业务联系到户,一年来,共带动辖区100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希望经纪人以此培训机会,加强借鉴交流,积极拓展业务,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发展本领,让自己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带动影响周边群众,让来料加工惠及千家万户。”虹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万玲表示。(吴辉 顾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