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褚兰镇:年育10亿株种苗,撬动6.6亿元富民产业

来源:埇桥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3-18 18:25:54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以地方西甜瓜育苗资源为基础,以瓜菜种苗基地为平台,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司带动基地和合作社,再带动组织千家万户开展瓜菜育苗,推动瓜菜种苗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提高村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

日前,在褚兰镇的国家级瓜菜育苗产业园内,村民施倩正手拿一把竹片制成的“小刀”,和工友们一起在操作台上忙碌着。作为一名“老道”的嫁接工,随着家乡育苗产业公司化、基地化,施倩也成了一名稳定的技术工人。

嫁接工施倩开心地说:“干有4-5年了,工资2万左右。我属于熟练工,一天能嫁接到4000到5000棵苗子。离家近,在附近找份这份工作,非常满意,能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

褚兰镇瓜菜育苗生产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瓜苗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育苗户越来越多,2023年,褚兰镇积极争取到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40万元,高起点规划占地300亩的集约化育苗基地。通过公司运营、农户承包、村民务工,为育苗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育苗户于乐见自从承包了基地的育苗大棚,育苗质量提高了,订单多了,收入也翻了一倍,这得益于基地运营公司的全程跟踪服务。“今年跟公司合作之后,技术有指导,订单不用愁,都是公司提供。像今年,我承包20亩,一年的订单量大概500万元,比之前翻了一番还多。”育苗户于乐见笑着说。

目前,该园区通过“1+10”模式,辐射周边育苗户160户,不仅给育苗户带来经济收益,也让每人每户增加10万-20万元收入,并带动周边群众500余人就业,提高了群众收入50%以上。

埇桥区褚兰镇国家级瓜菜育苗产业园负责人何亚南说:“公司采取的是基地公司加农户模式,带动育苗户。公司主要为育苗户提供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全程参与、全程管理,让老百姓有收益,育苗户有收益。”

围绕打造“中国瓜菜育苗第一镇”“中国瓜菜育苗之乡”金名片,褚兰镇加大扶持力度,按照生产标准化、农业园区化、育苗品牌化、农民职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智慧化等“六化”标准,引领育苗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全镇现有温室育苗大棚300多个,占地1500亩,年育西甜瓜苗总量10亿株、蔬菜苗1.2亿株,瓜菜苗远销全国30余个省级行政区,年产值6.6亿元,带动就业近5000人,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小镇。

宿州市埇桥区褚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红山表示:“褚兰镇将依托本土资源禀赋和瓜菜育苗历史优势,高点定位、高标推进、创新打法,科学制定实施育苗产业发展规划,致力打造褚兰千亩‘育苗小镇’,以公司工厂化育苗建设为抓手,培育以公司带动农户生产种苗为富民之本的产业,狠抓瓜菜种苗质量安全,使瓜菜种苗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瓜菜育苗产业良种化、基地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张欣欣  孙启梦)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

安徽宿州埇桥区曹村镇:文艺汇演倡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安徽宿州埇桥区:雕琢非遗之美 传递劳动精神

李正奎以泥为媒,以刀为笔,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勾勒出乡土中国的质朴温度与厚重深度,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