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班列(合肥) 驶进“快通”模式

来源:合肥日报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5-03-21 17:11:33

3月19日,记者从合肥物流集团了解到,3月起,中欧班列(合肥)进入“铁路快通”模式扩大应用新阶段,当前所有出口班列均应用这一创新通关机制。中欧班列(合肥)“铁路快通”模式跑出国际贸易加速度,单列通关时间压缩约20小时,整体运输周期缩短1~2天。

“铁路快通”模式是海关总署为进一步畅通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中欧班列发展推出的一项便利措施。该模式实现海关、铁路、运营企业数据互通,三方协作共同监管。在“铁路快通”模式下,海关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监管,极大简化了班列进出境监管手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023年9月,该模式首次在合肥试点。首趟试点班列搭载安徽本土家电产品,经阿拉山口直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基于试点经验,合肥物流集团旗下合肥国际陆港公司联合庐州海关、铁路部门及货代企业,逐步扩大适用范围。2025年3月起,阶段性全覆盖出口班列,助力安徽制造更快捷地走向全球市场。

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中欧班列(合肥)在提升通关效率、优化物流路径方面迈出了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强化了合肥作为长三角物流枢纽的功能,彰显了合肥作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担当作为。

近年来,合肥市持续巩固提升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位,系统推进大物流体系建设,自2014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合肥)累计发运超4700列,覆盖20个国家160个城市站点,累计发运货值突破118亿美元。此次“铁路快通”扩大应用,是继定制专列、跨境电商班列后的又一新举措。下一步,中欧班列(合肥)将继续优化班列组织运营和通关流程,为更多企业提供高效物流服务。(余佼佼)

相关推荐
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容

近日,在安徽灿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沙特阿拉伯的搅拌配置系统设备。

“联动接卸”释放港口活力

“联动接卸”江海一港通监管模式是海关支持区域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组合了最经济的“水水中转”运输方式和最便利的通关政策。

畅通跨境物流 “买卖全球”更高效

近年来,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深化开拓海外市场,对于物流通道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