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灿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沙特阿拉伯的搅拌配置系统设备。
“联动接卸”江海一港通监管模式是海关支持区域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组合了最经济的“水水中转”运输方式和最便利的通关政策。
近年来,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深化开拓海外市场,对于物流通道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4月21日,首批次48辆重卡载着528套“移动房屋”从淮南市大通区中辉科技产业园缓缓驶出,奔赴3000多公里外的俄罗斯。
4月15日至19日,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在广州举办,安徽省组织334家企业参展、展位数658个,其中,品牌展位145个,首次参展企业40家。在为期5天的参展中,安徽交易团取得丰硕成果。
4月17日下午,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4月9日,一架搭乘127名旅客的空客A321飞机平稳降落黄山屯溪国际机场。这是黄山机场今年恢复至韩国首尔航线后的首趟客运航班,也是继直航吉隆坡之后今年开通的第二条国际客运航线。
近日,安徽富乐德长江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批2100片单晶硅片全球保税维修产品从铜陵市出货,发往合肥综合保税区。这标志着全国首笔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单晶硅片全球保税维修业务顺利开展,也实现了安徽省区外保税维修业务项目首次出货。
3月27日,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安徽省国际商会共同主办的2025国际乡村发展创新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数据显示,2024年,合肥市出口蜂蜜产品货值1.6亿元,货重14284.1吨,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增长2.4%和8.8%。
3月26日,麒麟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与中国量子计算企业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西班牙“量算-超算-智算”融合算力中心建设,力争打造欧洲最大的融合算力中心。
3月21日,记者从合肥海关获悉,欧盟已经连续25个月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两个月,安徽省对欧盟进出口180.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1.1%,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2.8%。其中,出口141.9亿元,同比增长14.8%;进口39亿元,同比增长51.6%。
记者3月22日从2025徽商大会获悉,近年来安徽省企业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合作持续深入,全省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已超1.3万家。
3月19日,记者从合肥物流集团了解到,3月起,中欧班列(合肥)进入“铁路快通”模式扩大应用新阶段,当前所有出口班列均应用这一创新通关机制。
3月19日,记者从合肥市商务局获悉,1-2月,合肥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40.1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在长三角万亿GDP城市中排名第1位、在全国万亿GDP城市中排名第2位。
从合肥海关获悉,今年前两个月,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7列,发运9622标准箱,货值7.7亿元。今年,合肥中欧班列已新增国际站点4个;截至目前,班列通达20个国家160个城市。
2月5日,安徽省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辖区合肥铁路货运北站,众多中欧班列集装箱等待发货中。
近日,安徽省商务厅正式公布 2024 年 “安徽出口品牌” 名单,池州市表现亮眼。
近年来,自主创新让安徽外贸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从功能多样的智能家电到品质可靠的汽车等,“皖美品牌”不断在海外“圈粉”。
12月20日,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举行,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安徽省副省长李中出席联盟成立大会并致辞。
显示 2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