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县浍南镇:强技能就业有“术” 兴产业致富有“路”

来源:五河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03-27 16:48:54

近期,在安徽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一场围绕着帮扶车间、技能培训、乡村产业厂房建设的就业变革正蓬勃展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乡村产业厂房,是实现家门口就业的重要载体。过去,浍南镇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难以吸引企业入驻,大量劳动力无奈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如今,浍南镇拥有了高速公路出入口,借助着交通优势规划建设了乡村产业厂房,打造适宜企业发展的“硬环境”。

这些产业厂房,有的矗立在交通便利的村口,有的依托特色资源分布在产业集中区域。在浍南镇新建的产业园区内,一排排整齐的厂房拔地而起,园区不仅配备了齐全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涵盖了纺织加工、农机组装等多个领域,为当地及周边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彻底改变了乡村“空心化”的局面,让曾经寂静的乡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帮扶车间,作为乡村产业厂房的“微缩版”,深入到村庄,成为村集体增收致富的“前沿阵地”。它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将生产环节延伸至村民家门口,有效解决了村民因照顾家庭、出行不便等原因无法外出就业的难题。浍南镇的帮扶车间,主要从事特种安全鞋加工。在这里,曾经因为残疾或者家庭等种种原因无法外出务工的脱贫户以及剩余劳动力,如今熟练地操纵着工具,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车间负责人介绍,车间通过“集中加工+分散制作”的模式,既方便了村民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又保证了产品的统一生产标准。目前,帮扶车间已为周边13名低收入者提供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达到三千元左右,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技能培训是帮助低收入人群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一环。为了让他们能适应现在市场的用工需求,浍南镇陆续开展了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样,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乡村产业实际。李庄村村民孙敬彩原先在村里从事公益岗位,后来参加了浍南镇组织的月嫂培训和家政培训,现在去了五河县城从事家政服务,她说自己的收入大幅提高了,生活会越来越好。

帮扶车间、技能培训与乡村产业厂房的协同发展,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他们告别了漂泊异乡的生活,每天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工作岗位。既能陪伴家人,见证孩子的成长,又能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稳定的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园集村村民王某某多年前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残疾无法外出打工,自从村里建起了帮扶车间,他参加了相关技能培训后,在车间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如今,他每月的收入不仅能够满足家庭日常开销,还能存下一笔钱。“以前想都不敢想能在家门口上班,现在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对未来的生活他信心满满。

产业帮扶和技能培训实现了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变,更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浍南镇的土地上徐徐展开。(王雪纯)

相关推荐
安徽五河新集镇:千亩蒜薹丰收 “蒜”出乡村振兴好篇章

今年五河县新集镇全镇种植大蒜2000多亩,现已开始全面采摘蒜薹,紧接着挖蒜头,双重收益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安徽五河民歌——流淌的乡音 传承的歌谣

淮河之畔的五河县,水网密布,土地滋养着独特的文化,源自生活的五河民歌,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五河:版权宣传“四进”活动有声有色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与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交汇之际,五河县委宣传部精心组织开展版权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广场”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