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来源:文旅中国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5-04-12 20:00:00

4月10日,“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毛里求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尔、赞比亚6国旅游领域26位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修班。

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布的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以研修交流助力中非旅游合作和非方旅游业振兴,为构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研修班非方代表在发言中感谢中方提供此次宝贵的来华交流机会,表示本次研修活动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推动与非洲国家互利共赢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将进一步加强中非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双边合作。

本期研修班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主题,将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座谈交流和文旅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中方专家学者将围绕“中国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与实践”“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创建与提升的中国经验”等主题与非方人员深入交流研讨。此外,研修班还将赴河南郑州考察,走进中国首座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河南省博物院、嵩山少林寺,开展现场观摩交流。

(原标题:“非洲英语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专题研修班”在京开班)

相关推荐
非洲超50国逾400家实体店加入“群聊” 深圳企业绿色出海新增“快速通道”

为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产业合作,推动中国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近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与深圳绿色丝路国际商贸咨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国际观察丨中国农业技术解锁非洲“丰收密码”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千年瓷都”景德镇的“非洲候鸟”

手持狼毫笔,蘸取青花料,笔尖轻触瓷面的瞬间,非洲图案与中式水墨悄然交融……走进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陶艺工作室,来自刚果(金)的陶艺家姆万加·斯坦尼斯正静心创作瓷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