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之于AI数字化未来,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底层动力。近年来,忆芯科技率先构建起从云端到边缘端的一体化存储产品阵列,以“数据底座”支撑AI时代的发展。
据悉,忆芯科技在主控芯片研发、系统级解决方案设计与产业生态协同方面持续深耕。在数据中心与云计算领域,忆芯科技提供兼具高速传输、超大容量、超低延迟的存储解决方案,全面支撑AI高密度计算场景中对数据流转效率的极致追求;在边缘计算场景中,则以高性能的存算一体化智能终端,实现数据“边采边算”的本地化处理,解放云端算力,大幅提升响应速度与能效比。
忆芯科技聚焦云计算与数据中心应用场景,打造了一套专为AI优化的云端存储产品阵列,围绕极致性能、超大容量、能效提升、安全可信四大核心维度,覆盖多样化应用场景,全面支撑AI在各阶段的算力协同与数据流动需求,加速智能能力落地。
专为企业级存储及AI数据中心设计,忆芯科技新一代PCIe Gen5企业级/数据中心级SSD STAR1500E以卓越性能和超低延迟,为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强劲支撑,全面满足云端AI对实时数据吞吐的严苛需求,显著提升整体计算效率。
STAR1500E搭载忆芯科技自研主控芯片STAR1500,顺序读取速度突破14GB/s,随机读取高达3500K IOPS,支持标准U.2与高密度E3.S形态,兼容TLC、OLC、SCM等多种存储颗粒。凭借极速传输、高IOPS、低延迟与出色能效比,STAR1500E为AI数据中心和企业级关键应用提供强大、稳定、可持续的存储动力。
面对AI训练日益增长的海量数据需求,忆芯科技推出PCIe Gen4高性能企业级SSD STAR2000E,单盘容量高达32TB,在满足大规模模型训练所需存储空间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部署成本,为客户实现容量与经济性的双重最优解。
在高能耗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忆芯科技PCIe Gen5高能效工业级SSD STAR1500K,以低功耗、高可靠的卓越性能,助力工业级客户降低存储系统能耗,真正达成高性能与低能耗的理想平衡,为国产工业级存储注入持续动能。
随着敏感数据与AI计算深度融合,存储设备需具备原生安全可信能力,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挑战。
忆芯科技PCIe Gen4高安全SSD STAR2000S,专为信创、等保等高安全市场打造,融合多项先进安全技术,全面守护企业核心数据资产。STAR2000S支持国密SM2/3/4及AES、SHA、RSA等算法,具备可信存储、可信加速等能力,使SSD从“被动存储”升级为“主动安全参与者”,实现计算节点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信。
忆芯科技STAR2000TPCM,则采用忆芯科技自研STAR2010高性能安全控制器,搭载可信功能固件,基于可信3.0双体系架构构建,定位为计算节点的“可信根”产品。支持启动阶段的信任链建立,并可实现系统运行中的静态度量与动态度量,全面保障运行环境的完整性与可信性。产品具备高安全、高性能、全国产三大优势,采用PCIe Gen4×4接口,标准半高半长AIC形态,内置国密认证加密引擎,并集成256GB安全存储空间,满足关键数据与密钥的本地可信存储需求。作为忆芯科技在可信存储领域的重要布局,STAR2000TPCM以其原生可信架构,助力用户构建“从芯到云”的主动安全防线,是构建未来安全计算体系不可或缺的关键模块。
随着AI能力不断下沉,算力的焦点正由中心向边缘侧转移,传统芯片架构的局限性愈发明显。通过将存储与计算能力深度融合,忆芯科技推出基于自研芯片架构的存算融合SSD产品,赋予边缘设备更强的原位智能处理能力。
忆芯科技PCIe Gen4企业级存算一体SSD STAR2000D,基于自研创新芯片架构,内置8TOPS NPU,AI算力功效比高达12TOPS/W。支持在边缘端训练中小模型,直接完成图像识别、时序预测等AI推理任务,显著降低了CPU与GPU之间频繁数据传输所带来的延迟与能耗,显著提升系统响应效率与整体能效。
在AI计算全流程中,TAR2000D不仅实现了算力与数据的深度融合,还集成多项智能处理功能,包括AI资源与数据的分类管理、AI数据索引与检索加速、聚类与特征比对优化、硬件级智能认证与区分、数据流调度管理以及计算存储可信度量等,全面助力边缘智能设备在多场景下实现高效、可信的AI推理与决策能力。
从云端到边缘端,忆芯科技正通过主控芯片技术研发、SSD解决方案落地和存储生态共建,筑牢AI时代的数据基座。无论是云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存储部署,还是边缘节点的实时智能计算,忆芯科技均以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创新,在解决方案上满足客户需求,在产业生态上携手伙伴协同发展,成为AI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个由数据驱动、AI塑造的智能时代正加速奔来。忆芯科技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体系化解决方案为支撑,夯实智能世界的“存储底座”。依托坚实的新一代存储架构,AI的未来将更加高效、智能、澎湃,而忆芯科技,也将在这场技术浪潮中行稳致远,拓展未来存储的无限可能。(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