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荣幸能获得这个与全球绿色发展相关的奖项。通过参赛,我了解到中国科技正在让世界各国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所有人都应该加入进来,共同保护地球!”来自加纳的参赛者拿着奖牌说道。
4月15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指导,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主办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第三届颁奖典礼暨第四届邀约仪式在深圳举行。
乌兹别克斯坦驻广州总领事苏丹别克·伊马莫夫、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出席。近80名政府部门、企业、国际友人和媒体代表参会。有关领导向32个获奖单位与个人颁发奖项,“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为第四届大赛发出邀约。
张亚立表示,深圳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重要枢纽城市,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发展经验。大赛不仅展示了各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更成为了一个国际技术和产品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有力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绿色发展领域的经验分享与合作。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在邀约发言中,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央国企、民营企业、环保同路人发出郑重邀约,诚邀全球伙伴携手同行,用视频记录绿色发展故事,用故事传递绿色发展力量,共同书写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从菲律宾的岛屿到阿联酋的沙漠 一家家深企串联起绿色丝路印记
活动展播了部分优秀参赛作品:马东铁路“环境官”讲述中交四航局的工程师为当地架设陆地“绿色桥梁”,外国留学生组团打卡揭开杭州青山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画卷,中国香港5岁“环保小卫士”用稚嫩双手分拣可回收物,深圳海辰平权英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记录着离网能源解决方案如何让非洲用电困难地区用上稳定电力……这些来自第三届大赛的获奖作品,生动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清洁能源、绿色基建、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台铃科技凭借《丝路情低碳梦》摘得特等奖,其新能源邮政车已驰骋在菲律宾数百个岛屿,减少碳排放相当于每年种植23万棵树木;深圳创冷科技在阿联酋沙漠中搭建的零能耗降温系统,使建筑能耗降低70%,迪拜市政部门将其纳入“2050净零城市”战略。
一家家深圳企业,正将中国绿色发展的密码,编译成共建国家看得懂、用得上的解决方案。一大批接地气、惠民生、见效快的“小而美”项目在全球落地生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从愿景变为现实。
在企业分享环节,能罡科技就48V光伏直柔解决方案出海并在加纳落地,分享了与“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围绕技术出海紧密合作的工作规划;农兴科技则分享了从致力于乡村振兴到迈向共建“一带一路”的心路历程。乌兹别克斯坦驻广州总领事对企业的分享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并表示希望后续围绕绿色能源、绿色农业等领域与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
活动还邀请了华侨城湿地公园自然学校原校长孟祥伟进行主题分享,参会企业与国际友人围绕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进行了热烈讨论。
汇聚全球32个国家560余部佳作 入选深圳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故事短视频大赛自创办以来,影响力逐年扩大。从首届赛事的10余个国家150余部作品参赛到第三届大赛汇聚全球32个国家的560余部佳作,参赛规模与作品质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优秀作品如《丝路情低碳梦》《国际“Z世代”的乡村图鉴》在国内外社交平台播放量突破1亿次,激发全球青年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热烈讨论,成为跨文化绿色交流的重要载体,并在2024年入选深圳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作为一家在加纳落地了绿色品牌的中国企业,我们积累了非常多故事素材。短视频大赛能将中国的科技、绿色的技术传播给世界各国,让艰难晦涩的技术更有效地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一起来共同建设绿色未来。”能罡(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尤中海说道。
主办方表示,大赛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交流互鉴合作,在“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海外实体销售门店渠道基础上,以短视频为媒、以大赛为载体,全力推动中国企业绿色产品、技术出海,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更强动力。
(原标题:向世界讲述绿色丝路故事,这些视频作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