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阿布扎比5月4日电(记者赵丹亮、雇员玛蒂娜)为期三天的第七届阿布扎比文化峰会日前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圆满落幕。来自艺术、公共政策、科技与媒体等领域的全球知名专家在会上呼吁加强东西方文明对话,推动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本届峰会由阿布扎比文化部主办,于4月27日至29日举行,主题为“文化:面向人类与未来”。会议吸引了来自90多个国家的3700多位与会者和200多名发言嘉宾,包括策展人、设计师、艺术家及文化界重量级人物。
国际知名媒体艺术家、人工智能艺术家雷菲克·阿纳多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在洛杉矶加州大学教书,我的学生中有一半来自亚洲,其中很多来自中国。我们团队中有三位中国成员,还与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学生合作开发一个自然生成模型”。该模型旨在用AI将自然元素转化为艺术创作。
阿纳多尔还透露,他计划于2025年在洛杉矶开设全球首座AI博物馆“数据之地”。他说,“我们还在纸张制造方面进行大量研究,中国在这方面拥有数千年的经验,我们与中国有关机构有很多合作联系,希望未来能促成更多富有启发性的合作。”
法国裔黎巴嫩小号演奏家、两度格莱美奖提名者伊布拉欣·马卢夫也表达了与中国开展文化交流的强烈愿望。他说:“我从小就对中国充满兴趣,15年前曾自学中文,希望更好理解中国文化。今年我最大的梦想之一就是能在中国演出,用音乐这门世界语言加强彼此交流”。他透露,团队计划于10月在亚洲巡演,并希望能在中国安排一场演出。
正在阿布扎比萨迪亚特文化区建设的阿布扎比古根海姆美术馆也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与基金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玛丽特·韦斯特曼表示:“阿布扎比拥有多元文化的社区,与中国的关系尤为紧密。我们在馆藏和展览规划中都非常重视中国当代艺术,从1980年至今的发展成就都将在我们的展览中得到体现,我们也期待与更多中国艺术家合作。”
迪拜歌剧院院长保罗·彼得罗切利也指出,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有机会在迪拜歌剧院展现才华。“我们与中国朋友、使领馆保持良好沟通,也注意到许多中国企业对来迪拜演出非常感兴趣。”
荷兰艺术家、阿姆斯特丹DRIFT工作室创始人拉尔夫·瑙塔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曾在中国苏州生活15年,对中国科技发展留下深刻印象。“中国在科技与艺术结合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力量,这是我们希望深入合作的原因之一。我们也计划明年在中国香港的巴塞尔艺术展上亮相。”
阿联酋文化部长谢赫·萨利姆·本·哈立德·卡西米在闭幕致辞中指出,“文化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重塑时代格局的今天,文化依然是恒久的指引力量——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确保创造力始终站在人类进步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