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来自中国的生态炉灶温暖柬埔寨乡村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5-04-28 14:25:32

98cfb3298b1a49e9880012644c11448c.JPEG

待分发的生态炉灶。 供图

“截至目前,我们已分批次累计发放超过3.7万个炉灶,覆盖柬埔寨17个省份的3万多家庭。”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柬埔寨生态炉灶项目负责人刘文志介绍,这种环保炉灶热效率超过36.5%,相较于传统燃木炉具,可有效减少40%以上的柴火消耗。这不仅为当地民众带来便利,节约燃料成本,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4月25日上午,平澜基金会生态炉灶项目专项座谈会在柬埔寨磅清扬省里柏埃县举行。当地政府、柬中关系发展学会、柬埔寨民间网络协会、村民代表与平澜基金会柬埔寨项目负责人围绕进一步推进和巩固项目阶段性成果,共同探讨生态炉灶在柬未来投放路径和推广方向。

清晨,天刚蒙蒙亮,柬埔寨磅清扬省里柏埃村的妇女索缇达已经起身,为一家人准备早餐。过去,家里的炉灶很费柴,且每次生火都烟熏火燎,她每天要花两个小时劈柴。如今,家里用上了平澜基金会送来的炉灶,聚热效果好,既能节约柴火,还减少了烟雾的产生,不到半小时,一锅热气腾腾的米饭就煮好了。“这个炉灶可方便了,每天做饭感觉轻松不少。”索缇达笑着说。

在柬埔寨农村,75%的家庭仍依赖传统的“三石灶”——三块石头垒成灶台,燃烧木柴或木炭,热效率不足20%。煮一顿饭需消耗6公斤木柴,不仅费时费力,还导致森林砍伐和呼吸道疾病等问题。

从选土、和稀泥到炉灶烧制生产、分发、入户调研、反馈……刘文志和工作团队都亲力亲为。“我们测试了十几种设计,最终选择了最适应柬埔寨家庭烹饪习惯的版本。这款生态炉灶从无到有,经过多次优化改良,得以进入当地民众家庭,它凝聚了中柬各方参与人士的力量和心血。”刘文志抱起一个炉灶向记者展示,语气中透露着欣喜和自豪。

因生态炉灶项目受益的还有暹粒省女王宫村的村民拉塔娜一家。拉塔娜的孩子中午放学要回家吃午饭,传统的“三石灶”生火慢,热饭菜不方便,她每天中午都要从工作的工厂赶回家为孩子准备午餐,导致通勤时间拉长。今年3月,平澜基金会为拉塔娜一家送来了生态炉灶,帮助拉塔娜解决了难题。“这个炉灶生火很简单,孩子们可以自己生火热午餐,我也能腾出更多时间工作赚钱。”

在茶胶省,村民坎恩算了一笔账:“以前每天煮三顿饭要用20公斤左右木柴,现在不到10公斤,一年能省下不少开销。”省下的这笔钱,他可以给孩子们买几件新衣服和不少文具。

“如果全国农村都用上这种炉灶,保护森林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密切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柬埔寨王国政府仙女局副局长金索廷对项目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相信,这些炉灶将持续带来更多正向的改变。炉灶燃起的是柬中友谊的温暖之火,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记者 沈燕)

(原标题:来自中国的生态炉灶温暖柬埔寨乡村)

相关推荐
柬中民间组织携手举办“小而美”项目造福柬埔寨百姓讲座

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与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合作,7月31日下午在柬埔寨王家农业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柬中合作典范:“小而美”项目造福柬埔寨百姓讲座。

湄公河儿童心脏关爱项目在柬埔寨金边启动

湄公河儿童心脏关爱项目启动仪式7月3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项目计划在柬埔寨和老挝筛查至少5万名儿童,为至少70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手术机会。

柬埔寨农户玩上无人机智慧养殖鼓起钱袋子

中国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启动实施柬埔寨智慧农场一体化发展计划,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在茶胶省开展智能化稻渔种养模式试点,推动建立政府、研究机构、协会、农户等在稻渔种养及其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合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