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5年“南昌—宁波”海铁联运推介会成功举办

来源:大江网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5-05-16 00:00:00

5月15日上午,“赣浙联动,陆海互通”2025年“南昌—宁波”海铁联运推介会在江西南昌县举行。此次活动由南昌市人民政府、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浙江省海港集团主办,南昌县(小蓝经开区)、浙江海港物流集团承办,旨在通过推介“南昌—宁波”海铁联运模式,深化赣浙两地战略合作,进一步架起赣浙两省的经济桥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赣浙两地发展注入新动能。

894500c5132d43cca6e01ba64021d1f9.JPEG

推介会期间,赣浙两地政府代表,外贸、货代、物流企业代表等150余人,共同见证了“浙江e港通”南昌站专列的成功开行,并详细了解宁波舟山港、南昌国际陆港、“浙江e港通”等主题推介。

据介绍,宁波舟山港作为全球重要的港口,是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中国南方海铁联运业务量第一大港,拥有300多条集装箱航线,连接着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近年来,随着赣浙两省在物流领域合作的纵深推进,宁波舟山港与南昌深化战略联动、持续拓展合作版图,共同推动南昌国际陆港建设,携手搭建高效的海铁联运服务体系。2025年1月至4月,南昌至宁波舟山港的铁海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达4.3%,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浙江e港通”是浙江省积极打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港口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通过构建“关港铁地企”协同机制,推动宁波舟山港关务、港务、船务向内陆延伸,让内陆港站成为国际贸易“始发港”和“目的港”。关务方面,为企业提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高效通关体验,减少货物甩箱、退关;港务方面,将预进港、预放行等功能前置到内陆,货物进入内陆港站视同进入宁波舟山港港区,确保货物准班出运;船务方面,将空箱提取、全程签单等服务前移至内陆港站,企业在家门口享受“如在海港、胜似海港”的高效物流服务,实现“海港内延、陆港临海”。目前“浙江e港通”站点已覆盖包括南昌在内的20个城市,形成“长三角全面贯通、中西部重点突破”的立体网络布局。

南昌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是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与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近年来,南昌县(小蓝经开区)紧抓用好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以南昌国际陆港为依托,坚定不移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逐步形成了“12条国际直达和12条铁海联运”的格局。据统计,2015年以来,南昌国际陆港班列累计发行量达8000余列,到发标箱(重箱)超50万个,依托24条国际物流线路,陆港的物流触角已延伸至世界130多个国家或地区,成为江西省服务外贸企业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陆港,先后获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5A级陆港”等多项重量级荣誉,成为江西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此次“南昌—宁波”海铁联运推介会成功举办以及“浙江e港通”南昌站的落地,将进一步深化赣浙两省外贸物流战略合作,通过宁波舟山港关务、港务、船务向内陆延伸,聚焦全链路整合舱位、箱源、货代等物流供应链核心要素,实现“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让赣货出海“快人一步”。未来,赣浙两省将充分发挥“浙江e 港通”模式优势,深化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共同构建省际“关港铁地企”“五位一体”沟通协调机制,以陆海联动发展为纽带,强化“浙江e 港通” 、全程物流体系、启运港退税政策“三位一体”协同联动效应,推动两省合作从传统物流通道互联互通,向更高层次的产业协同创新、经济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区域合作示范样板,为全国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实践经验。(通讯员李悭)

(原标题:2025年“南昌—宁波”海铁联运推介会成功举办)

相关推荐
“南昌造”压缩机马力全开加速“出海”

走进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条条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配作业,仅需6秒,一台空调压缩机便组装完毕,经包装后准备出口马来西亚。

“南昌-厦门港”丝路班列开行突破1600列

自2023年开通以来,“南昌—厦门港”丝路海运班列累计开行超1600列,形成常态化高效运转态势,构建起横跨赣闽的黄金物流通道。

2025中国(南昌)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下月举行

2025中国(南昌)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将于5月7日至9日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