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沙双城记:两座“活态博物馆”的文明对话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蒋雅妮 2025-05-22 10:31:39

在人类文明的版图上,中国云南的丽江古城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古城,虽相隔万里,却因商贸历史的纽带与文化遗产的共鸣,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两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城,既拥有相似的贸易基因,又在保护与传承中探索出不同的路径,成为“活态博物馆”的典范。

丽江与吉达的兴盛,均源于商贸的繁荣。丽江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马帮驮着茶叶、盐巴等商品穿越横断山脉,将汉族、藏族、纳西族等民族文化融汇于四方街的市井烟火中。吉达则依托红海之滨的地理优势,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来自中国、印度、非洲的商船在此停泊,贸易网络跨越欧亚非大陆。考古发现显示,吉达出土的文物中甚至包含中国江西的陶瓷残片,印证了古代跨洋贸易的繁盛。

两座古城的建筑细节也透露出共通的文化密码。木雕花窗是两地古民居的标志性符号——丽江的纳西族工匠以自然纹样雕刻祈福寓意,吉达的木窗则融合沙特传统图案。沙特木窗艺术家艾哈迈德·安加维感叹:“木材是跨文化的媒介,中国的木雕技艺也让我着迷,我期待认识中国的手工艺人,看他们是怎么制作窗户的。相信那将是沙特和中国在木窗工艺方面一次很好的交流,一定非常有趣。”

尽管文化根基相似,两座古城的保护理念却各具特色。丽江选择“活态传承”,将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活”在当下。丽江古城小院内,东巴文字书写、传统民族文化表演每日上演,游客可亲手体验纳西手工造纸,让文化遗产可触可感。吉达则以复古的方式让历史“回到”身边,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重新制作木雕花窗,力求重现吉达古城建筑的历史肌理。当地居民哈立德感慨:“老房子每天都在焕新,但古韵丝毫未减。”

丽江与吉达跨越数千里的文明对话诠释出,真正的文化保护,是让古老智慧在现代生活中找到生长点。正如一位吉达导游所说:“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祖先的房子,更是他们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这种对话,在茶马古道的驼铃与红海的浪涛中,在木雕花窗的光影与东巴文字的笔画间,正谱写着新的文明篇章。(记者 张敏 整理)

(原标题:中沙双城记:两座“活态博物馆”的文明对话)

相关推荐
老挝外交外事干部中文能力提升班在云南举办

5月11日至21日,老挝外交外事干部中文能力提升班在云南省举办,老挝外交部、中联部,丰沙里、南塔、波乔、乌多姆赛等中央部委和老挝北部9省的23名外交外事系统中文干部参加。

云南麻栗坡古树茶飘香联合国总部

5月21日,“第三届老山国际春茶节之走进联合国”国际茶日庆祝活动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各国驻联合国外交官和联合国秘书处官员近200人参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的老山古树茶首次走进联合国总部。

记者手记|茶咖交融处山海亦比邻

问起中国人对沙特的印象,总绕不开石油井架、金色沙漠、白色长袍。而问沙特人对云南知多少,答案常伴着腼腆的笑容:“知道中国很大,但云南,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标签化的认知与模糊的印象背后,是海的彼岸被时光尘封的璀璨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