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5-05-28 01:34:06

新华社上海5月27日电(记者王辰阳)记者从上海海事局获悉,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5月27日在沪启动,这标志着我国在构建国际航运绿色治理规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在4月11日闭幕的国际海事组织第83届环保会议上,针对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经济”净零排放管控新政正式获批。此新政将自2028年起对国际航行超标排放船舶实施阶梯性碳费机制。船舶所使用的燃料需经过全生命周期碳强度核算,并基于认证结果进行碳费缴纳。

为积极应对国际规则调整,上海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牵头组织上海海事大学专家团队,联合国内主要能源、航运企业及认证服务机构,于今年3月发起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

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安敏表示,发展绿色低碳的可持续燃料已经成为国际航运业的共识,我们开展认证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将形成行业重要的制度保障,争取让中国标准为国际社会服务。

目前,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正在加快推进自主认证体系文件编制,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核心制度设计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在技术支持方面,认证体系将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与验证平台,确保燃料碳足迹信息可追溯、可核查、可信赖。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张春昌说:“建设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将促进我国航运业整体的绿色转型,推动上海构建国际绿色燃料交易和认证服务中心,助力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能级提升。”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