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合肥市包河区的常住人口目前已突破134万人。今年5月,合肥水务集团包河供水分公司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服务里程碑——辖区水表用户总数突破40万户。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分公司服务广度与深度的显著拓展,更彰显了其在141平方公里区域内构建的精细化供水保障体系所取得的成效。 该公司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织就了覆盖管网巡检、应急抢修、水质保障、智慧服务的立体供水保障防护网,让汩汩清泉流入千家万户,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网格精巡:匠心守护供水生命线
供水设施巡检是安全供水的基础。清晨 7 点,作为分公司“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的一线践行者,一位巡检员正对照电子地图规划当日路线。在包河区老城区,他负责的片区虽面积不大,却密布着使用多年的管网与阀门,巡检任务繁重。每日穿梭于街巷间,他用脚步丈量每一寸供水设施,对阀门、管道、流量计进行毫米级排查,不放过任何隐患。特别是在辖区里旅游景点、大型活动等重点区域,巡检力度进一步升级。巡检员加密巡检频次,在包公园、骆岗公园等热门景点周边构建“动态防护网”。他们深知,供水安全无小事,唯有以匠心精神筑牢防线,才能守护好居民与游客的用水安全。
应急速修:跑出供水抢修加速度
面对突发的供水紧急情况,包河供水分公司的抢修队伍,时刻准备着,如同“供水特种兵”。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中午值班时刻,工单系统发出警报,显示辖区内一小区水表井突发漏水。抢修队伍迅速反应,5分钟内完成装车并出发,12分钟后抵达现场。经过仔细排查,发现是楼道内的水管漏水。维修人员迅速关闭了单元阀,并在短短30分钟内完成了止水修复工作,比既定的标准时限12小时缩短至1小时恢复正常供水,及时保障居民假期用水需求。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在狭窄的管井还是喧闹的街区,他们都不顾环境的艰苦,一心只为确保居民的用水安全。他们以高效率和专业技能筑起一道防线,确保用户的用水权益得到及时地保障。
服务提质:构建供水保障新生态
包河供水分公司始终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平台。他们不仅提供全天候的线上24小时热线以即时响应用户需求,还深入线下,通过“社区+服务”“网格+联动”的模式,与用户建立零距离沟通渠道,实时收集用水需求、解答政策疑问。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设立便民服务点,普及节水知识,引导居民合理、安全地使用水资源。在服务过程中,分公司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建立“用户回访”机制,确保专人负责追踪用户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此外,分公司还主动出击,全面推行“党员领衔制”,组建管网抢修、防寒抗冻、疑难检漏三支党员突击队,针对老旧小区供水难题,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项目,提前做好冬季供水保障工作,以提高居民日常用水生活质量。今年,尽管用户数量已突破40万户,但服务的工单量和投诉量却实现了同比双降,这充分证明了服务升级的成效,让供水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漏控攻坚:筑牢水资源保护屏障
漏损控制是确保供水安全的重要环节。包河供水分公司的漏控班工作人员,宛若城市的“血管医生”。他们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开展检测工作,运用听漏棒、电子听漏仪、漏失在线监测仪以及卫星探漏等专业检漏工具,结合分区计量和二次供水能耗分析等多重技术手段,实现了年漏损率的持续降低,包河区域2023年漏损率为9.1%,2024年漏损率为8.17%,而2025年截至4月份漏损率已降至6.37%。他们凭借敏锐的听觉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细致地辨识每一个潜在的漏水点,并在工作日志中详细记录下每个漏水点的定位信息。他们坚持“发现即修复”和“漏点不过夜”的服务理念,严格监督维修全过程,确保维修工程的质量。正如他们所言,“每一次听漏,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是他们这种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有效地保障了城市“水脉”的安全,切实筑牢了水资源保护的坚实屏障。
40 万供水用户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包河供水分公司的水务工作者们正秉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水务服务领域搭建起民生的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精神。他们确保每一滴水都充满对城市的深情,每一次服务都体现对用户的承诺,持续地在供水保障的领域中书写着时代的答卷。(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