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师傅与乌干达门徒:“一带一路”助力乌干达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韩晓宁 2025-06-12 17:36:47

71181bf6df774e748bd7e5f241a20f21.JPEG

4月7日,乌干达工程师大卫·奥奇沃(右)和他的中国师傅李利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新市政道路项目现场研究图纸。新华社发(中建五局供图)

新华社长沙/坎帕拉6月12日电 题:中国师傅与乌干达门徒:“一带一路”助力乌干达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周楚昀、聂祖国

从去年10月起,每天清晨,乌干达工程师大卫·奥奇沃都会准时来到位于首都坎帕拉的新市政道路项目现场。佩戴着安全帽、手持施工图纸的他穿梭在工地上,仔细巡查工程进展,协调各方工作。每当遇到技术难题,他总会向自己的中国师傅——项目生产经理李利请教。

“第一次接触中国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时,简直大开眼界。”42岁的大卫感慨。自2019年加入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五局),参与坎帕拉市的项目工作后,他从基础工作做起,逐步掌握了从进场交底、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到管沟开挖、管线测量等核心施工技术。

2022年12月,乌干达新市政项目开工,大卫继续留任中建五局。此时,他已成长为能独立统筹道路施工的属地工程师。坎帕拉市政府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改善道路状况,有力推动首都经济发展。

“这是我第一次在中资企业工作,刚开始对施工理念、管理标准、施工流程和技术细节都不熟悉。”大卫回忆,起初面对复杂的工程图纸和施工计划,时常感到无从下手。

3f0988c559d746648d74684ca1fc1fd2.JPEG

2024年11月3日,乌干达工程师大卫·奥奇沃(左)和他的中国师傅李利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新市政道路项目驻地内合影。新华社发(中建五局供图)

大卫表示,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中国师傅李利的悉心指导。李利手把手教他现场施工知识,从看图纸、测量等基本功开始,再循序渐进地传授施工规范理论和实操知识。

两人在工作上教学相长,建立了高效协作关系,更结下了深厚的跨国友谊。

2019年起,李利投身中建五局的海外建设工作,始终致力于培养当地人才。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20多位“洋徒弟”的联系方式。

“大卫是一位开朗、沟通能力强的小伙子,工作认真负责。”李利对大卫赞赏有加,“他一有时间就追着我请教业务问题,并将所学传授给其他属地员工,有效提升了团队工作效率”。

凭借默契互补和出色的协作成果,这对风格迥异的师徒荣获2024年中建集团“一带一路”劳动和技能竞赛“明星中外师徒”称号。

cdb7fc648501416396d0b54f0e98caeb.JPEG

这是5月3日拍摄的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新市政道路项目现场。新华社发(中建五局供图)

这对跨国师徒在合作中能够优势互补。乌干达雨季降水充沛,项目所在的基加拉路段常因积水导致交通堵塞,困扰居民出行。李利设计出排水解决方案后,大卫熟悉当地情况,发挥沟通上的优势,向当地居民们讲解建设排水井的好处,并一起向监理方提出建议。方案实施后,道路排水能力显著提升,有效便利了民众出行,得到当地民众的大量好评。

“我希望能继续并肩努力,为乌干达的建设贡献力量。”大卫满怀感激地说,我在这里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积累了管理经验,收入也比过去翻了三倍,中建五局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据悉,乌干达新市政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与乌干达国家发展建设的一个缩影,计划于今年8月完工。项目通过建设高标准基础设施,打造了连接民生的“幸福之路”。

相关推荐
中国良种羊在乌干达“安家落户”

乌干达在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乌干达南南合作项目下从中国引进的首批9只简州大耳羊日前顺利运抵乌干达。乌农业官员以及南南合作项目中乌专家等参加了7月1日在恩德培举行的接收仪式。

通讯丨银针解痛 仁术暖心——记义诊在乌干达边远地区的中国医疗队

中国自1983年起向乌干达派遣医疗队。40多年来,共有24批、22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跨越山海来到乌干达,在门诊、病房、手术台和义诊现场辛勤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乌干达人在家门口收获健康,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理解、友谊与希望的种子。

通讯丨焊花里筑梦——在乌干达见证中国焊接专家播撒技术火种

汗珠顺着额角滑落,焊接面罩下是一双沉稳而专注的眼睛。23岁的乌干达青年西尔弗引弧、运条,眼神聚焦在熔池上,枪尖一点压着一点,焊花飞溅中,随着一条均匀的焊缝在最后一根薄壁方管上逐渐成型,西尔弗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