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记者手记丨全球海洋治理需要全球南方国家更多参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路佳琪 2025-06-13 15:42:01

新华社法国尼斯6月12日电 记者手记|全球海洋治理需要全球南方国家更多参与

新华社记者罗毓 邢建桥 孙鑫晶

6月,法国尼斯的蔚蓝海岸越发炎热,正在这里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现场讨论也越发热烈。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受多种因素影响,南方国家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发声屡遭忽略,而忽略南方声音不仅难以实现公平、包容与可持续的治理格局,也不利于海洋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资料显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专属经济区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30%;东南亚及太平洋部分区域的海域有600多种不同的珊瑚物种,约占全球珊瑚物种总数的75%;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分别拥有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的红树林面积。可以说,全球南方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板块。

然而,受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这些国家在海洋治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总体来看,在一些南方国家,科研明显不足,原因有很多,比如社会条件、资源匮乏等;像非洲很多地区,在科研数据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空白。”葡萄牙海洋科学家若昂·坎宁-克洛德告诉新华社记者。

埃及国家海洋和渔业研究所副所长苏珊·加拉巴维认为,全球南方虽然坐拥丰富的海洋资源,但缺乏技术、知识和方法论来识别这些资源和评估其经济价值。

“没有国家能孤立地完成这些工作,本地的努力必须放在一个广阔的、国际性的合作框架中来看待。像哥斯达黎加这样的国家,如果孤立行动,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哥斯达黎加国立大学副校长赫拉尔多·希门尼斯·波拉斯对新华社记者说。

此外,需要更多关注南方国家声音更是因为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任何区域性问题都可能变成全球性问题。为解决南方国家面临的问题,与会专家各抒己见,认为可以从平等交流、推动区域合作、能力建设、利益共享等方面着力。

法国开发署官员埃马纽埃尔·博德朗说,应该切实了解南方国家的实情,开展经验交流,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确保海洋相关项目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环境效益。

“我真心相信多边主义。我认为这类会议是极好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建立联系、进行谈判、寻找合作伙伴。”哥斯达黎加国立大学学者玛丽亚·费尔南达·莫拉莱斯·卡马乔说,但国际合作也不是一种单向的“给予”或“接受”关系,必须找到一个共同利益的基础,并在南南合作这样的框架下寻求合作路径。

坎宁-克洛德也批评“发达国家来教导南方国家发展”的傲慢姿态,认为必须倾听南方国家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要向他们学习。政府、高校、学术界和私营部门都应该参与进来。

“很多国家实际上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和相似的能力不足。因此,通过区域性的合作、资源共享与协同,是推动实际行动、回应这些国家需求的一种有效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政策与区域协调主管朱利安·巴尔比埃对新华社记者说。

波拉斯说,发展中国家需要提升能力,例如为科研人员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获得国际数据等,因此国际协议至关重要。通过这些协议,能获得资金支持,与国际机构建立联系。同时,多边组织也应认识到投资对科学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的重要性。

国际科学理事会海洋专家组联合主席彼得·豪根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高度依赖旅游业,因此,必须确保他们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开展旅游业,让收入真正留在这些国家内部,尤其是回馈当地社区,而不是流失到别处。需要让发展中国家也有机会参与全球海洋经济,并以一种公平的方式融入这个体系。

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的本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于9日至13日举行。总体来看,本届大会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在国际海洋治理中应增强全球南方声音。如何将真知灼见转化为务实行动,真正惠及全球南方国家,需要各方进一步努力。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上的坚定伙伴——访南非独立分析人士桑迪莱·斯瓦纳

南非经济学家、独立分析人士桑迪莱·斯瓦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不仅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更是南南合作的积极践行者和贡献者。

专访丨中国是全球南方最可信赖的伙伴——访印尼国际关系学者韦珍玉

“中国是全球南方国家最值得信赖的伙伴。”印度尼西亚国际关系学者韦珍玉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全球格局深刻调整、南方国家集体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始终坚持以团结、共赢、发展为导向,积极推动与全球南方国家在各领域深化合作。”

特稿丨南方潮涌——多国人士认为全球南方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

在当下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南方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逐渐凸显,日益迈向全球治理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