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从花鸟鱼虫到市井风物——记录云南风光 播撒心中所爱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陈麓伊 2025-06-11 16:03:49

442c202b2b0f4dd3bda30438798595bc.JPEG

万哲生在教孩子们用画画的方式认识汉字。

“2005年的夏天,我和妻子到大理度蜜月。温暖的阳光、古香古色的街道……我们突然就不想走了。”回想起对大理最初的悸动,万哲生记忆犹新。

万哲生来自英国,出生在剑桥附近的一个乡村。他父亲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多年间一直保持着学习文言文的爱好。受父亲影响,万哲生从小便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好奇,于是高中毕业后,他决定追随兴趣,到利兹大学攻读中文专业。

大学毕业后的万哲生,辗转天津、上海等地工作。不过,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让他时常想起遥远的大理。2007年,他和妻子终于在大理安家。

每个周末,两人都会去附近爬山,或者在古城漫步,尽情感受大理的“风花雪月”。“大理还激发了我的艺术创作灵感。这里的山水风物、人物民俗,处处隐藏着独特的美感与深厚的历史,让我忍不住提笔。”万哲生动情地说。

在大理的十余年间,万哲生不停地用文字、绘画描摹大理的迷人风光,也记录下他眼中独特的当地生活方式。2017年,他将笔记整理成书,取名《大理外传:一个英国人的大理速写本》,花鸟鱼虫、神话传说、市井风物、饮食民俗……内容无所不包。“对大理的热爱,是我完成这本书的初衷与动力。”万哲生表示,“艺术是相通的,希望更多人通过作品体会到我的热爱。”

2019年,万哲生与妻子搬到昆明生活,但他的创作却没有停止。万哲生很快出版了新书《汉字博物馆》,甲骨文、金文、小篆、繁体字、简体字……他重拾童年时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在我眼中,一笔一画都是神奇的符号。即使经过千年,它们依然能被还原成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呈现出最初的样貌。”

如今,万哲生建立起自己的汉字博物馆,利用动画、游戏等方式,用英语向孩子讲解汉字、诗词、成语的起源及演变故事。此外,他还开办“文武夏令营”,通过徒步、攀岩、野外生存训练、白族文化探索、户外艺术课堂等活动,让孩子走出教室,在丰富的自然与文化中,探索家乡云南的独特魅力。“我希望把对云南的热爱,传递给全世界更多人。”他说。(记者 王靖中)

(原标题:从花鸟鱼虫到市井风物——记录云南风光 播撒心中所爱)

相关推荐
第二次东盟国家议员研讨班在昆明结业

本次研讨班以“加强立法机构交流合作,推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共有来自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越南5个东南亚国家议会(国会)的23名议员及高级别官员参加。

乒乓连滇马 少年心相近——第3期马尔代夫青少年乒乓球夏令营在昆举办

第3期马尔代夫青少年乒乓球夏令营夏令营从7月22日持续至8月4日,12名马尔代夫运动员与云南队员一起训练。自2023年起,云南省外办、云南省体育局等部门联合马尔代夫方面连续3年共同举办夏令营,一颗小球,紧紧连接了滇马青少年。

上半年云南进出口总值1273.9亿元

今年上半年,云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73.9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428.1亿元,同比下降2.8%;进口845.8亿元,同比增长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