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是弘扬“中国-中亚精神”的生动实践——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5-06-23 06:59:36

新华社阿斯塔纳6月22日电 专访|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是弘扬“中国-中亚精神”的生动实践——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

新华社记者赵冰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21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等交流活动的举办是落实“中国-中亚”精神的切实举措,为弘扬“中国-中亚精神”注入动力,是我国面对中亚地区公共外交的重要一环。

作为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之一,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22日在阿斯塔纳举行。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由中国新华通讯社倡议并主办,新华社、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总局、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塔吉克斯坦霍瓦尔国家通讯社、土库曼斯坦东方通讯社、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负责人出席。

邱小琪说,民心是国家间关系发展的根基,“中国-中亚精神”作为中国与中亚各国领导层的战略共识,需要转化为各国人民能够感知、认同和参与的生动实践。

他认为,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等交流活动是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的“融合器”。“官方的合作蓝图,需要通过媒体和智库的专业解读与生动讲述,走进民众的视野,转化为他们乐于接受和传播的故事。”邱小琪认为,论坛有助于推动让理念变成具体、可感知的合作项目和人文佳话。

在邱小琪看来,类似交流活动还是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的“黏合剂”。他举例说,22日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中国-中亚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大会下设的“丝路融通”分论坛直面地区互联互通、地缘政治、人工智能合作等议题,邀请各界嘉宾坦诚对话。“这种高质量的对话将有效增强互信,夯实双方社会和民意基础。”

邱小琪认为,中国-中亚通讯社论坛等活动还是中国面对中亚地区公共外交的“孵化器”,将中国与中亚国家政府、媒体、学者等各界人士聚集在一起,各方在这里建立的联系和友谊将延伸到会场之外。

相关推荐
记者手记|跨境自驾为中哈旅游年增添动力

记者一行近日来到中哈霍尔果斯口岸哈方一侧努尔饶尔口岸海关站,看到货运车辆和旅游大巴往来不绝,呈现一片繁忙景象,不少中国游客驾驶私家车有序通关。

记者手记|多线布局促中哈物流合作稳步向前

从丝路古道到现代枢纽,如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五条国际铁路走廊贯穿而过,今年过境运输量将达3300万吨。记者一行近日来到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阿腾科里口岸及阿克套港,亲身感受中哈物流合作的加速度。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从新疆边境口岸看中哈跨境游魅力提升

开发跨境游线路、设置跨境旅游一站式服务中心、开通航线……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自2023年11月正式生效以来,两国游客往来更为便利,跨境游及其相关产业逐渐发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