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民企,全球贸易稳定的重要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5-07-01 17:01:24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重视研发创新,并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民营企业已连续6年稳居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

拓展国际市场,民企有优势。一方面,中国民营企业具有市场灵敏度高、创新动力足、变革精神强、经营机制灵活等特征,能够及时感知海外市场变化,洞察和捕捉潜在商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在国际化方面,民营企业跨文化适应能力强,能够灵活开展投资、并购,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并开展本地运营。

另一方面,中国拥有最为完备、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产业链,民营企业可依托供给优势快速量产并降低成本,从而在国际市场发挥比较优势。

当前,出海更为民企做优做强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从产品看,越来越多的民企正从传统的加工制造向中高端环节、科技含量高的方向发展。从“高大上”的重型工程机械到“小而美”的扫地机割草机,中国民企出口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收获更多客户及消费者的认可。这一变化,恰与当前全球市场和供应链加速洗牌,技术革命、绿色转型和新兴市场加速崛起的趋势相契合,为民企自身转型升级带来更多机会。

从贸易目的地看,近些年,中国高度重视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布局,注重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新兴市场的合作,外贸伙伴格局呈现“新兴市场崛起、传统市场调整”特征,这为民企提供了新的增量空间,有助于“走出去”的民企开发新的市场,拓展更多贸易伙伴。

此外,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鼓励企业出海,提供了很多一系列服务。例如,海关服务体系大大简化了出口流程、不断提升通关效率,商务部门通过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广交会、进博会等开放平台也为民企对接需求、拓展订单提供了重要渠道。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供应链重构压力持续的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保持较强韧性,结构持续优化,凸显了中国经济在全球复杂环境中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展现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其中,民企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大主体,正深度融入全球分工,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参与者,供应链的韧性支撑者,并在创新的过程中日益成为技术升级的推动者,为全球贸易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将坚定不移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世界提供新发展机遇。民营企业作为最具市场活力的主体,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对中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打造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民企自身,也将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布局和政策协同,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市场话语权和品牌影响力。(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魏际刚、中国发展出版社助理研究员 盛彩娇)

(原标题:中国民企,全球贸易稳定的重要力量(开放谈))

相关推荐
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来自“世界超市”义乌的一线走访

尽管全球贸易环境波动,义乌商家仍展现出强劲韧性。今年一季度,义乌进出口总值达1674.5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1472.7亿元,增长14.5%。

中国成为全球贸易“稳定之锚”

在全球贸易面临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带来巨大混乱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当下,这些来自中国的好消息给世界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深化改革布局开放 赋能外贸增长更强动力

上半年,我国外贸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彰显出我国外贸在繁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所具备的强大韧性与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