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届南博会于6月19日至24日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共吸引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参会,2510家境内外企业参展。
在众多参展商中,一对伊朗夫妇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们用六天五夜的时间,穿越战火,历尽艰辛,奔赴云南昆明,只为赴这一场南博“丝路之约”。
“妻子的梦,织进了毛毯里”
在5号东南亚馆这对伊朗夫妇的摊位上,五彩斑斓的手工织物与雕刻精致的铜盘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这些承载着伊朗文化与艺术的工艺品,仿佛将伊朗高原的神秘与瑰丽带到了云岭大地,让中国消费者近距离感受伊朗手工艺的魅力。
“这是我妻子亲手做的。她是一名艺术家,希望把伊朗的颜色带到中国。”摊位的主人——伊朗商人哈米德·哈桑内贾德骄傲地展示着一块毛毯。毛毯图案精美、色彩浓郁,其边缘细密的缝线,彰显着手工制作的独特魅力。
对哈米德而言,这些工艺品不仅仅是商品,还是妻子的艺术生命,更是他不远万里、穿越战火也要守护的承诺。
穿越战火的艰难行程
哈米德夫妇此次的南博之行可谓历尽磨难。原本计划从伊朗直飞中国的行程,因战争的爆发,被彻底打乱。
“我们不得不凌晨出发,先开车去土耳其。一路上炸弹就在我们的车周围爆炸,扬起的尘土几乎让我们看不清路面,我的车颠簸得像要散架。”回忆起当时的行程,哈米德眼神黯淡,声音也有些颤抖,“那是一段极其艰难的路程,每一分钟都像是在生死边缘徘徊。”
他们好不容易抵达边境,车辆无法继续前行,哈米德和妻子只能步行穿越边境。“我们不敢停下来休息,怕被流弹打到。”
进入土耳其境内后,他们挤上一辆巴士,颠簸了26个小时才抵达伊斯坦布尔。哈米德和妻子买到了飞往中国上海的机票,然后转机到昆明。当踏上昆明土地的时候,距离他们从伊朗出发,已经过去了六天五夜。
由于战火的持续,伊朗的互联网和手机均无法使用,他们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内心备受煎熬。“我们一直很担心家人的安危。”哈米德无助地表示,“直到昨天,才终于短暂地联系上了他们。得知他们都还活着,真的太好了。”
“我向她保证,中国没有战争”
一路上的艰辛,没有让哈米德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参加南博会的决心。他说,之所以历经千难万险也要来到昆明,因为自己的心中有着一个信念,那就是要让妻子的梦想绽放。
“我承诺过她,一定要来中国,将她的艺术展现给中国观众,让更多的人看到她的才华。这个承诺,我无论如何都要实现。我向她保证,中国没有战争。”这份对妻子的承诺,是他穿越战火的动力源泉。
为了能在这次南博会上有所收获,哈米德和妻子做了很多努力,不仅精心布置了展位,还降低了部分商品的价格。
这对伊朗夫妇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不少热心市民游客前往南博会现场购买他们的商品,以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和尊敬,为这个关于爱、承诺和坚持的故事续上了美丽的结尾。
“明年如果我们还活着,一定会再次来到中国。”在哈米德眼中,南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商品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文化交流和友谊的桥梁。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他妻子用双手编织的梦想,也希望能让更多中国人感受到伊朗文化的魅力。(记者 彭锡 陈思蒙 刘畅)
(原标题:一对伊朗夫妇穿越战火——赴一场南博“丝路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