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内蒙古在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办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招引座谈交流会。从会上获悉,2024年,内蒙古农牧业重点产业链产值突破7000亿元,今年力争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78%。
此次座谈会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农牧厅主办。推介环节,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二级巡视员侯雁冰从资源、政策、创新三方面解读“投资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正当时”。
图为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招引座谈交流会现场
资源方面,据侯雁冰介绍,内蒙古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全国第一;全区耕地面积1.7亿亩,居全国第二;草原面积8亿亩,占全国1/5。2024年,内蒙古粮食产量达到820亿斤、稳居全国第六,肉类产量突破300万吨,牛奶、羊肉、牛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
政策方面,近年来,内蒙古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培育壮大农副食品加工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含金量满满的系列政策。
创新方面,内蒙古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跃升的核心引擎。平台建设领域,内蒙古建设有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蒙科聚”等平台;智库支撑领域,整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区内外10所高校、科研机构,组建首席、岗位专家141位的专家团队,覆盖肉牛、肉羊、果蔬等11个重点产业;对接渠道方面,通过建立“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供需两清单,畅通科企供需对接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
关于产业合作,侯雁冰在会上推介了六大招商引资方向:
——肉牛肉羊加工领域,内蒙古聚焦预制菜、调理肉制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等细分赛道。
——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引进预制菜、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宠物食(用)品等精深加工企业,实现“吃干榨尽”。
——果蔬加工领域,诚邀浓缩果汁、休闲食品、罐制品等精深加工企业,合作开拓广阔新市场。
——玉米加工领域,聚焦医药中间体、小众氨基酸、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马铃薯加工领域,重点引进预制菜、变性淀粉、膳食纤维、蛋白等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
——大豆加工领域,着重引进休闲食品、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等精深加工企业,将产量优势转化为产值优势。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康志国介绍,当前,内蒙古精心谋划打造了包括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在内的十大产业集群。在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上,内蒙古已经形成新增长极,正全力推动肉羊、玉米两条千亿级产业链提质增效,推动牛、草业两条产业链加快跨过千亿级,马铃薯、羊绒两条产业链正向千亿级迈进。
会后,内蒙古相关部门和盟市投促部门负责人还考察了兰州市两家重点农畜产品企业。
据内蒙古自治区投资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厍瑞杰介绍,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采取展会加招商的形式,先后在北京、西安、成都、广州等地区举办投资促进活动,积极对接各地优质企业,探寻合作契机,助力内蒙古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