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日内瓦7月14日电(记者王其冰)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BIFNC)主持的“全球人工智能融合:共享可持续未来的创新实践”分论坛9日在日内瓦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峰会”会场举行。峰会期间,该院国际合作部主任林桢就如何开展国际合作推进全球互联互通以及实现Al共享等问题接受了新华丝路记者专访。
林桢向记者介绍,为加强金砖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金砖合作机制框架下,各成员国设立了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BIFN)分支机构,构建起了常态化的联络和沟通机制,开展多样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金砖国家未来网络技术研发与创新水平,赋能金砖国家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林桢说,中国分院作为国际电信联盟全球首批17个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心之一,积极落实国际电信联盟推动数字化发展的任务,推进技术标准、政策监管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助力发展中国家Al能力建设
谈到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在参与发展AI技术与消除数字不平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林桢表示,中国分院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分院建设了人工智能试验验证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大模型工程化技术应用公共服务平台,自主开发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构建开源生态社区,推动AI等前沿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落地应用。
林桢说,以今年日内瓦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全球峰会为例,中国分院组织举办了“全球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实践共筑可持续未来”研讨会,并邀请了来自尼日利亚、秘鲁、印度、法国等国家的专家和青年人才参与,通过国际交流平台分享技术成果、探讨最新应用场景。峰会期间,中国分院和合作伙伴不仅展示了AI在教育、能源、汽车、农业、文旅等领域的可持续解决方案,还探讨了未来进行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合作。
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峰会” 8日至11日在日内瓦由联合国数字技术机构国际电信联盟与瑞士政府共同主办,并得到 50 多个联合国合作伙伴的支持。
推动多元共治的Al生态
谈到正在日内瓦举行的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峰会,林桢告诉记者,从现场的主题与气氛中可以感受到全球对AI的需求已从“技术突破”转向“系统解决”。
“气候治理的数据协同、普惠医疗的技术适配,核心都是‘如何让不同主体的努力形成合力’。这让我们的角色更清晰——既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更是协同机制的构建者。”林桢说。
“没有适配多元需求的标准,人工智能就难以在民生领域落地。”林桢进一步解释说,国际电信联盟在2024年10月世界电信标准化全会上提出的AI标准共识,印证了规则共建的必要。国际电信联盟17个数字化转型加速中心的合作也说明,弥合数字鸿沟不能靠单边输出,需金砖国家与全球伙伴共建政策协调、技术适配的合作网络。
林桢说,“在论坛上,我们听到尼日利亚学者詹姆士·阿加乔(James Agajo)提出非洲需要本土化AI,这正是人工智能融合的核心——让技术扎根不同发展土壤。这让我们更确信: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的使命不仅是输出成果,更要推动‘多元共治’的AI生态。当金砖实践转化为全球治理参考,当技术协同对接可持续发展目标,AI才能成为缩小发展差距的全球公共产品。这正是金砖机制在全球AI治理中的增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