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省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稳外贸

来源: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5-06-18 09:50:11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冲击,浙江外贸企业反应迅速,以多元化布局、内销转型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探寻破局之道。

在此背景下,加力支持稳外贸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的共同行动,他们提供便捷高效的产品,打造靠前精准的服务,为护航外贸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服务高效快速到账

当下,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急用钱”的需求也越来越频繁。然而在和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些钱却“急不来”。

就拿跨境结算业务来说,过去,光是准备纸质材料就令人头疼,申请等候的时间也挺长。“有时,我们办理账户开立和完结名录登记申请,就要往返多次。”一家油气企业负责人回忆。

帮助企业尽快拿到汇款、借到贷款,正是当下浙江金融支持外贸的发力点。

这项工作难度不小,需要金融机构优化内部流程来支撑。“审批流程涉及银行内部十几个业务部门,统筹协调得花不少力气。但也不能忽视风险,我们须审慎把握。”一名银行人士向记者解释。

难题,必须攻克。在特殊时期,更快的信贷支持,就意味着更充足的流动资金,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抢占先机的胜算也就更大。

好在狠下苦功的浙江,已经把一道“多选题”,摆在了外贸企业面前:

他们可以免除没有抵押物的烦恼,只需线上申请,银行就会立刻反馈。比如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的“外贸e贷”,通过分析进出口数据,就能快速核定授信额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外贸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

他们可以及时收到外汇收入,不用担心到账慢、扣费高等跨境结算难题。以浙商银行的“涌金全球汇—全球收款”业务为例,客户开通虚拟收款账户后,就可像本地企业一样接收来自美国境内的本地汇款,极大方便了对全球客户资金的统一管理。

他们还不用跑、不用等,在境外就可获得本地金融机构的支持。今年,湖州某企业在泰国新建装饰材料工厂,急需资金支持,得知情况后的工商银行湖州分行立刻与境外分行合作,联动工银泰国办理了浙江工行首笔跨境标准银团贷款7000万元人民币,为企业后续“走出去”提供坚实支撑。

不难发现,眼下浙江金融机构正狠下苦功,在“高效便捷”这件事上做文章。不过,想要服务更进一步,还需要更周到、更多元的产品来支撑。

创新产品精准滴灌

在杭州丰弛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农业银行滨江支行国际业务部经理俞圣爱拿出了最新的金融服务方案:“我们可以为企业发放200万元贷款。”

企业负责人周庆红有些意外:“我们是一家跨境电商企业,回款周期比较长,确实存在资金压力,可没有合适的担保物,怎么就能贷款了?”

这正是浙江金融机构助力外贸企业的另一思路——通过打造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精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最新的“跨境电商e贷”,就可直接为跨境电商小微企业核定授信额度,并提供本外币流动资金贷款、海关付税保函、国内信用证等额外服务。这背后的支撑,来自金融科技对银行信贷模型的赋能。模型结合了海关、工商、税务、征信等内外部信息,运用大数据打造出企业精准画像。

更精准,并不意味着金融机构必须单打独斗,也可以是“1+1”的合作。农业银行联动信保公司,创新推出的“信保融资+信用贷款”模式,不仅帮助企业快速融资,还通过信保覆盖规避收汇风险。据统计,今年1至5月,该行出口信保融资业务同比增长超60%。这一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的金融创新模式,正为外贸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护盾。

更精准的,并不只有融资产品,更有综合性金融服务。比如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发挥交行境内外机构联动优势,协助外贸企业拓宽销售渠道,运用商票、银承、国内保理、国内证结算等产品组合,助力外贸企业实施“出口转内销”;杭州银行则创新推出“跨境智汇宝”产品,为中企提供离在岸资金调拨、汇率风险管理等多场景直联互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

金融产品的创新,正在帮助浙江外贸企业打破传统融资困境,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破浪前行。(记者 吉文磊)

(原标题:提供便捷高效产品 打造精准靠前服务 我省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稳外贸)

相关推荐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货运航线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浙江成功创建8家国家物流枢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在新增的30个国家物流枢纽中,宁波、台州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浙江诸暨:“平台+产业”助推珍珠走向世界

在被称为“中国珍珠之都”的浙江绍兴诸暨市,珍珠产业正通过各类线上平台,实现从“等客上门”到“货达全球”。目前,当地珍珠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其中线上销售额占比超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