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夯实农业基础,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青龙村瓜萎基地,90亩瓜萎长势较好。由于前一阵持续降雨,基地杂草蔓生,20多名村民正冒着高温清除杂草。据基地负责人葛少宏介绍,他最初在连冲村种植了40亩,取得了一定收益后,于2019年又在青龙村新增了瓜蒌种植。“现在天热了,草长得也比较快,我们组织周边的村民人工除草。瓜蒌皮、籽、根都是中药,下一步我们周边群众愿意跟我们发展的,我们就继续扩展种植。”葛少宏说。
据葛少宏介绍,瓜萎种植常年需要人工,进行除草、施肥、采摘等,基地一年需要支出人员工资在12万元到15万元之间,参加劳动的村民们每年能增收六千多块钱。“我们在这干了六七年,除草、捋藤子都来,活也不很累人。”村民朱之源说。
作为当地的特色种植园,镇、村大力支持大户发展。“下步大户还准备扩大规模,村里会积极帮助做好土地协调、特色种植业保险等,为大户专注发展解除后顾之忧。”青龙村党支部书记黄以萍表示。
在石婆店镇街道,种植大户王启军的50亩猕猴桃长势也不错,将又是个丰收年。园区同时还种有山楂、八月瓜等,到九月初后,各种水果将逐渐成熟,园区将会迎来各方游客进园采摘品尝购买,形成了集观光、采摘、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模式。“我家的猕猴桃品种从湖南引进的,采摘期在十月初,这时口感最佳。到泉水、将军楼参观的游客,一般都会到我园里带点猕猴桃回家,销量还好,现在干得也有劲。”每到收获季节,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与附近的泉水、将军楼等景点形成联动,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也坚定了王启军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让特色产业在石婆店镇遍地开花。从茶叶到中药材,从水果种植到特色养殖,多元化的产业布局不仅丰富了农产品供给,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尹军 刘家英 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