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总数继续居全球第一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路佳琪 2025-07-25 14:15:44

cc4dfd3453b64541be93e704cdf1c566.PNG

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为中国浙江杭州代表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新华社发(塔法拉摄)

新华社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7月24日电(记者许正)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此次获得认证的9地分别为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和湖南岳阳。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被《湿地公约》认证为“国际湿地城市”,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成就。获认证城市不仅湿地资源丰富、景观独特,其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也得到良好保护。

ae62e22f0d6b463ab8919eff5260ed9b.PNG

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为中国湖南岳阳代表颁发“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新华社发(塔法拉摄)

《湿地公约》副秘书长杰伊·奥尔德斯在颁奖仪式上表示,缺乏规划的城市扩张导致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平衡破坏、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空气和水污染加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奥尔德斯说,为应对这些挑战,《湿地公约》启动“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机制,以鼓励城市保护湿地,并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城市可以充分发挥湿地在生态、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增进民众福祉。

《湿地公约》是致力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府间协定,目前已有172个缔约方。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以“保护湿地,共筑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凸显湿地在维系生态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增强气候韧性中的关键作用。

相关推荐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闭幕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7月31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闭幕,各缔约方表示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以促进全球湿地治理与保护。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在津巴布韦开幕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各缔约方政府代表聚集在此,倡议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守护“地球之肾”。

厦门太古可口可乐植树节助力漳州东山海洋生态保护

植树节到来之际,厦门太古可口可乐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组织员工志愿者前往位于漳州东山的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开展植树节志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