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牛津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及海外名校的50名优秀学子齐聚合肥蜀山区,开启了“全球英才合肥行”蜀山区科技研学专场活动。
这场由蜀山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工作局)联合区侨联、团区委、区科协、区人社局精心组织的“高校学子蜀山行”活动,通过科技探秘与产业探访双向赋能,展现了蜀山的产业活力、发展机遇及宜居宜业环境,构建“人才引进—城区品牌推介”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
科技探秘: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之旅
7月的合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高校学子们探索科技的热情。
在合肥现代科技馆,学子们以沉浸式体验开启探索之旅,从古代科技到现代前沿技术,一览人类科学发展的壮阔历程,探索前沿科技,感受合肥创新活力奔涌。数学思维展厅的互动墙前,同学们通过手势操控参数方程,创作数字艺术作品,感受数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魅力。
随后,学子们走进“科大硅谷”蜀山园,近距离感受蜀山全域科创的强劲脉搏。在“科大硅谷”蜀山园硅谷大厦,学子们详细了解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路径,对蜀山区“科里科气”的科创氛围赞不绝口。“这里完善的孵化体系和浓厚的科创氛围令人印象深刻。”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振宇表示,“特别是‘沿途下蛋’的成果转化机制,真正打通了产学研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活动是蜀山区打造“心有所蜀”人才工作品牌的生动实践,既让优秀青年学子全方位感受蜀山“产业兴则人才聚,人才兴则产业旺”的发展生态,也助力本地企业精准对接优质人才。这片宜居宜业的沃土,正期待更多青年英才成为“蜀山故事”的新主角,共筑人才高地、共谱发展新篇。
牛津大学博士生黄天乐在参观后难掩兴奋之情:“作为合肥人,我为家乡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突破感到自豪。这次探访让我对康养领域的创业规划有了新思路。”
暑期实践:在基层一线淬炼青春
此次“高校学子蜀山行”活动是2025年度蜀山暑期实践的重要环节。从7月7日起,50名学子在蜀山区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实践,他们既深入科技创新前沿,又扎根基层治理一线,完成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企业实践板块,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博士生钱辰深入安徽交检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计算机智能技术运用到道路病害检测中,“能够把在实验室的技术运用到行业中,非常有意义。”
机关实践同样精彩。在区委人才工作局,北京大学学生梁文静为蜀山人才服务工作建言献策:“我们建议构建一站式人才信息平台,整合教育、医疗、住房等关键资源,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
这次实践不仅是专业能力的试炼场,更架起了校地合作的新桥梁。蜀山区为学子配备了企业技术专家和机关业务骨干,通过“早课题、晚总结”的培养模式,确保实践取得实效。“此次沉浸式实践,让我们真正理解了政策制定背后的民生温度和发展智慧。”梁文静感慨道。
正如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所言:“同学们既触摸到了科技创新的前沿脉搏,也读懂了基层治理的民生密码。”
招才引智:让青春与城市共成长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
蜀山区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主动“请进来”,带着诚意“走出去”,全力“留下来”,充分“用起来”,打造近悦远来的青年人才集聚高地。
举办“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蜀山专项招聘会9场,招才引智进高校专场活动15场,组织758家企业提供2.4万个岗位;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招才,单场收获高层次人才简历超千份;其中,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员、机器人调试等热门岗位格外受到欢迎。
推出“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提供从落户安居到项目申报的全周期服务。“我们已经对接人才项目120个,累计招引入驻人才团队及企业达140家,引进院士团队项目7个,近三年发放重点产业人才租(购)房补贴6500多万元。”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夜幕降临,人才公寓的灯光次第亮起。这里不仅有“拎包入住”的便利,更营造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蜀山区用一座城的诚意,书写着与人才共成长的时代故事——在这里,每个梦想都能找到绽放的舞台,每份才华都能获得时代的回响。
“我们始终秉持‘城市合伙人’理念,既要当好人才的‘服务员’,更要做好事业的‘同行者’。”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5700余名高层次人才正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在人工智能等赛道跑出“加速度”。
如今,蜀山区以更开放的胸怀、更优越的政策、更暖心的服务,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来这里,
与创新同行!
与机遇同行!
与未来同行!(余文静 陈洁 张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