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对外开放“桥头堡”。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以下简称“浙江省分局”)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优化外汇领域特色金融服务,助推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添新途、谱新篇。2024年,浙江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收支总量是2013年的3.5倍。
减负增效 企业跨境结算更加便利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创建之初,以保税燃料油为橄榄枝,吸引国际船舶前来加注。2024年,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港口的保税油年供应量达726万吨,同比增长3%,成为全球第四大国际船加油港。宁波舟山港作为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其港区“一带一路”航线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也为浙江自贸区发展保税燃料油加注市场提供了新机遇。
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保税船供油及全球船供油业务,拥有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全国牌照,为全国第一大保税船用燃料油供应企业。“我们财务同事感受特别深,以前每笔付汇都需要向银行提供相应的业务单据,由银行进行贸易真实性审核,流程相对繁杂,但在贸易便利化政策实施后,这一情况得以扭转。”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12月,为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含深圳市)、北京市、浙江省(含宁波市)、海南省全域扩大实施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便利更多经营主体合规办理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在未纳入试点前,该企业支出业务需逐笔向银行提供合同、发票、货权凭证等单证,2024年初该企业被纳入首批试点企业名单后,可仅凭申请书办理付汇业务,单笔汇款时效由平均1小时提升至15分钟以内,企业人力和时间成本大幅节省。截至2025年5月末,全省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审慎合规银行43家,优质企业近6000家,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生贸易往来的企业占比约1/3,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金额超2800亿美元,全力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成效。
增量扩面 跨境投融资政策更加开放
2023年1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参与对外投资,深度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分工,将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享发展硕果。如,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构建全球能源“朋友圈”,2024年11月首批ASTRO N5组件顺利交付阿尔及利亚比斯卡拉220MW光伏电站。振石控股集团坚持“跳出浙江 发展浙江”理念,先后在印度尼西亚、埃及、土耳其等国家投资建厂。2024年浙江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备案额超100亿美元。
浙江远洋渔业经济总产值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这离不开远洋渔业企业与太平洋岛国在渔业方面的经贸往来。基里巴斯作为南太平洋区域关键支点,于2024年加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合作带,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舟山盈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先后在该国建厂,得益于最新跨境投资便利化政策,境外直接投资资金高效汇出,用于其布局深海渔业资源开发。
同时,浙江省分局持续关注辖内企业境外融资需求,加大跨境投资试点政策宣传力度。浙江省外汇联络员了解到外资企业华拓(舟山)能源有限公司存量外债已还本付息但有再融资需求后,及时准确地宣传外债签约试点新政,并全程线上辅导企业提前准备好外债签约登记所需材料,为该企业在银行成功办理了外债签约登记业务。新政实行前,企业需先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债签约登记,再到银行办理结算。新政实施后,企业无需往返外汇局和银行两地,直接向银行提交申请,企业享受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浙江等地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浙江省分局印发《浙江省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大对跨国公司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支持力度。
本外币统筹 应对汇率风险更加安全
物产中大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钢材、铁矿砂等大宗商品,是物产中大集团旗下进出口企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强化渠道建设,丰富贸易结算方式,应对汇率风险。2024年初,该集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已占其总外贸规模约60%。企业反映,以往将钢材出口到共建“一带一路”部分国家所收的外汇,要换成人民币才能继续用于下游的生产采购,耗时长、效率低。如果再加上汇率波动,容易给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对此,企业在浙江省分局指导下,通过与银行合作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和汇率避险业务来管理汇率风险。2024年3月,企业完成了三笔钢材出口业务,人民币收款金额达到了2409万元。2024年全年在省内银行签约汇率避险业务金额5.6亿美元。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运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与汇率避险产品,不但为我们规避汇率风险,也让我们实现了财务费用的节约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同时,浙江省分局深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人民币使用需求,创新原油进口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新模式,推动阿联酋和阿曼原油进口企业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在美元融资利率高企背景下,2024年全年企业通过跨境人民币结算节省资金成本超1亿元,为其他大宗商品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实践经验。2024年,浙江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近7000亿元,同比增长25.5%。
展望未来,浙江省分局将继续秉持初心、守正创新,加强优质外汇金融服务供给,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推动各项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政策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合,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镌刻下浓墨重彩的“浙江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