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点键盘数字,就呜呜起飞、定位、喷洒……在安徽宿州市灵璧县黄湾镇广袤的玉米田上空,不停的来往飞翔。连日来,全镇依靠无人机对秋粮植保喷药面积达到7万多亩,近日就可以完成“飞防”任务,为秋粮丰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8月,是玉米陆续进入扬花灌浆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为确保秋粮丰产增收,黄湾镇按照灵璧县农村农业局、镇农业中心办公室的统一安排,统一供用分发药品,统一招标飞防技术员,统一用小飞机开展对玉米“一喷三防”农业数字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提升产量。
朱圩村是种粮大村,一望无际的玉米苗在微风中摇曳,只见植保技术人员将勾兑好的农药倒入无人机药箱内。伴随着一阵轰鸣声,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低空起飞,按照预设路线沿着玉米田匀速行进,有序地向田间喷洒药剂,白雾状的混合药剂均匀地喷洒在玉米的秸秆叶面中,使一株株都增强了抗击病虫害的能力,健康成长结出又粗又大的玉米棒棒。
“有了无人机,我们再也不用顶着太阳流大汗喷农药了,弄不好还能中暑热倒在玉米地里,以前种粮用汗水,现在种粮按数字,种地的幸福时代来到了。我这50多亩玉米,不要我流一滴汗就喷好了。”朱圩村朱先生说。
“我们村植保站有6台无人机,不仅为本村群众喷药,还承包朱圩村一万多亩玉米植保任务,坚持早上在田中吃饭,进度非常快,全村基本完成了防治任务。”双桥村书记陈义尊说。(赵孚 刘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