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霍伟东于发表主旨演讲
9月7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中韩贸易与产业合作对话交流活动”在辽宁沈阳成功举办。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霍伟东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中韩两国迎来新一轮开放机遇,应通过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霍伟东在题为《RCEP框架下中韩经贸合作新机遇》的演讲中,回顾了中韩经贸合作成果。他指出,历经三十余年发展,中韩已形成深度互依的经贸格局,双边贸易额稳定在3000多亿美元规模。中国连续21年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韩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间品贸易在双边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半导体和汽车制造等关键领域,深化了两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关系。
在谈到RCEP带来的新机遇时,霍伟东强调,该协定为中韩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制度动力。他表示:“RCEP不仅带来关税削减,更确立了一套统一的现代化经贸规则。”尤其在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挑战的背景下,RCEP协定与中韩自贸协定的深化谈判,为两国贸易与投资提供了更加稳固的制度基础。他特别指出,韩国在文化创意、体育等产业方面的经验值得中方借鉴,服务贸易有望成为双方合作的新增长点。
霍伟东同时指出,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韩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国也积极借鉴韩国在调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先进经验。他表示,韩国许多创新都源自中小企业,中国也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育,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展望未来,霍伟东建议中韩两国应共同推进两大领域合作:一是持续深化人文交流,建立从大学至基础教育阶段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拓展友好城市合作,夯实民间友好基础;二是推动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促进中韩产业合作从制造代工向价值链高端升级,实现从交易关系向融合关系的转型。
他强调,中国可借鉴韩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经验,韩国则可借助中国庞大的市场实现技术商业化。双方可共同打造高端制造合作策源地,如沈阳正在推进的中韩高端制造合作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中韩贸易与产业合作对话交流活动”以“数字赋能与创新发展:RCEP下中韩经贸合作新机遇”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利用RCEP规则,破解合作难题,深化两国在数字经济和创新领域的合作。(万翊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