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扩投资优结构——安徽奋力稳增长促转型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胡梦婷 2025-09-07 11:00:00

新华社合肥9月6日电题:扩投资优结构——安徽奋力稳增长促转型

新华社记者马姝瑞、吴慧珺

9月伊始,作为全省第三批重大项目之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埃夫特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一座“机器人造机器人”的智能化工厂将在这里拔地而起。

“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5万台高性能工业机器人的目标。”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游玮说。

d15091c724f94796ae53573de08342f4.jpeg

9月1日,埃夫特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受访单位供图)

合肥国轩年产2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宁国中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淮南云聚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项目……“十四五”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项目正在江淮大地争分夺秒往前赶。

从传统农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跃升为新兴工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安徽一方面推动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全省经济稳增长、促转型提供坚实支撑。

来自安徽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安徽以投资链撬动产业链,全省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7.8%、21.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约为规上工业增速的2倍。今年全省第三批537个重大项目中,投向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0.5%,制造业项目占比58.1%,高技术项目占比25.5%。

6月30日,第一片玻璃成功下线;8月5日,100万套汽车玻璃的初期产能顺利达成……在合肥市肥西县的福耀汽车玻璃及浮法玻璃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一个涵盖汽车玻璃全工序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已迈入产能爬坡和后续产线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产业配套项目的加快投产,有利于我们抓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机遇,更好地融入汽车产业新的发展格局,同时助力安徽汽车产业提升产业能级,提高产业链韧性。”肥西县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高继武说。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文峰表示,“十四五”以来,全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由2020年的116.1万辆、10.5万辆,提升至2024年的357万辆、168.4万辆。

6906c07b62ab4792b67ba744a294955b.jpeg

合肥市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蔚来第二工厂内拍摄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新华社记者吴慧珺 摄

推动产业结构向新,需要从“链”上系统发力。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如今,安徽已集聚7家整车企业,推进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布局,地区间分工协作、错位发展,覆盖整车制造、“三电”“三智”、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实现“不出安徽就能造一台新能源整车”。

“今年,全省汽车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75万亿元。”刘文峰说,“下一步,我们将广泛链接各类资源,‘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发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收官之年,加力冲刺。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举措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安徽的目标远不止汽车产业争先进位,而是面向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

“目前,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已100%启动数字化改造,下一步,我们将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完善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向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迈进。”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程英春说。

相关推荐
“朋友圈”持续扩容 全球智造再赴“皖”美之约

9月20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将在安徽合肥启幕。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盛会,世界制造业大会始终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开放合作平台,坚持锚定“国际化”方向,通过多元化拓展渠道,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圈,持续提升国际化能级。

安徽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加快构建

近年来,安徽省以绿色逻辑建立涵盖贷款、债券、保险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产品等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在安徽“智见”未来

人工智能“+”出哪些新变化?在人工智能国家相关布局和重大平台集聚的安徽省,记者兵分六路,分赴医疗、教育、工业、交通等生产生活一线,观察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赋能的最新态势,探究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