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省季度工作会议7月30日在合肥召开。聚焦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等7个方面,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提出47个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问题。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不沿边、不靠海,但安徽沿江近海,居中靠东,承南接北,具有“左右逢源”的区位特点。
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煤壁开采出滚滚“乌金”;不远处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潘集电厂,4台66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火力全开”保障供电。
想要感受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活力脉动,不妨到安徽合肥走一走。
近日,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打造的豪华新能源轿车尊界S800正式开启批量投产,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认为,这正是中国汽车工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一个缩影,也是汽车行业以开放共赢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
RCEP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持续释放着开放红利。据合肥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3747.9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攀升至968.9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2024年度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排名中,安徽省政府以73.72分居全国第7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明确反对车企之间无序“价格战”。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明确表示,“价格战”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5月26日,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发布《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高地若干政策(2.0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今年前4个月,安徽省对美国进出口273.3亿元,同比下降4.4%,但同期对欧盟、东盟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5月12日,据安徽省深入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发布会,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实现进出口2153.3亿元,总量居全国第9、中部第1。
今年以来,安徽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经济起势有力、快于上年全年及同期。
从高耗能的水泥加工到有力推进碳捕捉利用,从废品回收迈向“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安徽正以资源高效循环再利用催生新型产业、升级传统行业,助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档加速。
从工业制造到生活服务,每一款机器人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钢铁伙伴”,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现实生活,它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变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记者从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安徽今年将优化光储产业系列政策,引导光储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安徽、江苏等地了解到,多家新型储能企业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拓展新兴市场,支撑新型储能更好“走出去”,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近年,中国民营企业以合作开放的姿态,通过技术创新、质量升级、绿色转型,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活跃于全球贸易往来,为全球经济奔腾向前注入新的活力。
近期,奇瑞、吉利、岚图、极氪等20余家中国车企宣布已深度融合相关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升级、市场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
2024年安徽省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6.86万件,其中近一半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安徽省与外国驻沪机构贺新春话合作联谊活动现场,这样“递名片”的场景不断上演。一张张像祁门红茶这样承载着安徽特色与合作诚意的“名片”,在中外友人手中传递,搭建起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显示 2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