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山清水秀、生态优越,以绿水青山为名享誉海内外。好山好水出好物,近年来南平市着力于打造“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整合茶、竹、菌菇等优质农产品,强化品牌文化内涵,以品牌创新力量推动闽北特产走向世界,探索具有南平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推动南平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共”字为先,以国企担当塑造“武夷山水”金字牌
区域公共品牌是为一方水土整体而谋划的,惠及的是区域内众多生产经营者。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的难处,恰恰在于如何实现“共”:协调不同主体,共享品牌收益,共担品牌责任。
南平市委、市政府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将其作为现代绿色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重点培育“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
2018年7月,以“共享武夷山水,实现点绿成金”为主题的“武夷品牌”建设发布会成功举行,标志着“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启用。
作为推进南平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武夷山水”品牌由市属国企南平实业集团所属的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市场化运营。
“‘武夷山水’秉承‘做优质生活供应商’的理念,坚守品牌三大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极具南平特色的绿色生态产品。”南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永春表示。
“武夷山水”从优质农产品入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宣传推介、统一营销运作,持续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把口碑优势转化成品牌优势,把品质优势转化成价值优势,是推动南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具有典型南平特色的机制创新。
严格的质量标准,带动产品溢价增值。“武夷山水”有157项优于国家标准、203项优于欧盟标准、140项优于美国标准。围绕“生态、安全、绿色”的核心价值,坚持全品类定标,制定涵盖茶、竹、食用菌、果蔬等22个大类的《“武夷山水”产品质量技术规范》,63个品类农产品标准体系,基本覆盖南平市“名特优”农产品,实现生态产品有标可依。
“‘武夷山水’分类实施品牌授权,从‘品牌入围和商标授权’两个层面筛选,有效保障品牌持久发展,充实品牌后备力量。”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企宣部负责人朱婷婷说。
目前,共有300家企业入选“武夷山水”预授权生产主体,授权使用商标58家,涵盖圣农食品、仙芝科技、武夷星、正山堂、明良食品、旭禾米业等国家级龙头企业,以及福矛酒业、长富乳品等知名企业,拥有茶、竹、笋、延平牛乳、建阳桔柚、建瓯锥栗、顺昌海鲜菇、光泽肉鸡、浦城大米、松溪百年蔗等上千款优质产品,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产品和完整的供应链为“武夷山水”品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武夷山水”区域公共品牌营销渠道授牌仪式现场
“我们根据品牌发展需求,多次修订管理规定,把优化品牌准入、退出机制,坚守将绿色、有机、无抗认证作为准入先决条件,‘武夷山水’品牌企业不断增加,构成品牌发展坚实的后备力量。”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正辉表示。
“武夷山水”把预授权企业当作阶梯式预备役来管理,形成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其带动作用已超越贴牌卖产品的初级逻辑,形成“品牌-产业-金融-渠道”四位一体的系统化赋能。
南平市拥有优质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等多种茶品,“武夷山水”以市场视角打造国企“放心茶”、非遗“大师茶”,持续与知名茶企打造联名款产品,发布“岩上(御匠)”“戏球(玉琼)”“永乐天阁(山水金佛)”等9款联名茶,2024年累计打造联名款产品21 款,实现“一站式”购买南平好茶,整体推动“一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武夷山水”对规模小、特色足的中小企业先给“预授权”,不是“一步到位”而是设置培育期,期间企业可享受统一质量标准、检测追溯、包装设计等公共服务。
“我们2023年进入培育期并得到了商标使用预授权,确实提高了客户对我们品牌和产品的认可度。”天云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瑞旺说。
经过七年发展,“武夷山水”品牌市场不断细分,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品牌影响逐步提升,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效。目前,“武夷山水”以“1+N”母子品牌运作模式,创立“武夷山水·茶空间”“武夷山水·名酒行”“武夷山水·养生堂”等子品牌,推进“武夷山水”品牌多元化发展。
2018年至2021年,“武夷山水”品牌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三;2023年,荣获“福建首届品牌价值百强榜位列区域形象品牌”榜首,品牌价值489.98亿元。2024年以495.21亿元品牌价值,仅次于“兴业”“安踏”,位列福建省品牌价值百强榜单企业品牌第三位。
2024年福建省品牌价值百强榜单
“武夷山水·茶空间”开辟细分市场增长新征程
作为南平市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的创新举措,“武夷山水·茶空间”以“全屋皆竹”理念打造“城市会客厅”新消费场景,实现全屋产品可售的经济模式,是“武夷山水”品牌开辟细分市场的新征程。
“武夷山水·茶空间”融合“茶、竹、水、器、食、文、旅”涉茶全系列产品——
其中,“茶”以武夷岩茶、政和白茶为核心,打造国企“放心茶”、名企“联名茶”、非遗“大师茶”3大产品线,最大限度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竹”是打造全屋皆竹应用场景,与政和、邵武竹家居企业,建瓯竹地板企业通力合作,提供整屋定制解决方案,打造家居茶空间。
好茶配好水,“水”采用源自武夷山脉“清、活、轻、甘、冽”的好水,开发适配岩茶、红茶、白茶的“武夷山水·泡茶水”。
“器”是开发岩茶、红茶、白茶标准冲泡品鉴器皿,便携式旅行茶具、非遗瓷器摆件,打造“茶+器”产业融合发展平台。
“食”即茶点,精选锥栗、笋脯、酸枣糕、百年蔗、黄精、和平豆腐等土特产,联动大武夷山绿色食品研发中心,推进茶点产品数字化、标准化生产。
“文”汇集瓷器、建本、剪纸、版画、竹工艺等非遗文化产品,为消费者打造出不一样的武夷山水·茶空间。
“旅”是南平自然生态、武夷旅游的展示营销空间,也是南平在全国招商的服务空间。
以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推进农产品与文旅的融合创新,成为文化赋能品牌的重点发展方向。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茶企业将非遗元素融入品牌,能极大丰富品牌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表示。
“2025年我们将突出‘非遗传承大师’概念,以市级、省级非遗‘大师茶’增强产品实力,提升品牌格调。”林正辉说。
自2022年8月首家“武夷山水·茶空间”创立以来,其通过招商加盟、设立营销中心、建设联名空间等多种形式拓展推广,已在全球布局569家门店,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53个国内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武夷山水”上海运营中心
随着“武夷山水·茶空间”在全国的推广,茶空间特色产品因此走进商圈、走进社区、走进景区,至2024年底,“武夷山水”平台销售额突破2.2亿元,带动茶、竹、水、茶器、茶点等关联产业产值12.7亿元。
与此同时,“武夷山水·茶空间”在“万里茶道”沿线、“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设立海外营销推广中心,2024年至今已在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日本、韩国、俄罗斯等海外市场设立营销推广中心,2025年还将拓展至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形成“国内深耕、海外突破”的立体化网络。
“建立‘武夷山水’自己的营销渠道,在全球推广武夷山水,这成为‘武夷山水’品牌破局的关键,吸引很多企业来合作。现在‘武夷山水·茶空间’已经成为城市会客厅、非遗文化体验中心、大武夷文旅推广中心、产业招商推介中心和新品发布平台。”苏永春说。(刘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