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新加坡10月2日电(记者刘春涛)2025“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近日在“狮城”新加坡揭幕,来自新加坡政府、新华社新加坡分社、汕头市以及当地侨团商会、侨领、企业及媒体代表等近100位嘉宾出席了揭幕仪式。与会嘉宾围绕侨批的现代意义、人文交流合作、文化全球化与国际传播等主题展开交流。
2025“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在新加坡首展
新加坡哥本峇鲁单选区国会议员郭献川说,“结合家书和汇款功能的侨批,寄托了先辈对家人的思念,也象征着异乡齐心协力互助的精神,成为新加坡的重要社会基础,值得传承。我的祖父就是当年下南洋的船长。借着回顾华族先辈拼搏与奉献,有助于促进新中两国的相互理解。”
汕头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2025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5周年,百年侨批在新加坡进行首展,希望通过侨批这一中新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搭建文明互鉴的桥梁,加深中新友谊与人文相亲。”
活动上,新加坡华侨代表们分享了家族与侨批的动人故事。汕头市向新加坡天猛公艺术基金会赠送新加坡侨批,希望以侨批为媒,密切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
仪式现场,汕头英歌舞机器人向嘉宾赠送侨批,为展览揭幕。
揭幕仪式现场
揭幕仪式后,嘉宾们参观了“侨批历史文化”展览。展览分为“过番出海”“他乡明月”“以纸做舟”“跨海信义”“潮韵悠长”五个篇章,通过一系列历史故事和珍贵文物资料,还原老一辈华侨海外艰辛拼搏史,讲述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
据主办方介绍,该展览以汕头“精神地标”——“小公园·番客街”为创意概念,沉浸式呈现了一条侨批历史长廊和潮汕文化特色空间,带领参观者回溯南洋出番的岁月,体味家国情怀和信义精神。展览中特别设计了“小公园”打卡区、写批互动区、“出花园”文化体验区等,展示潮汕美食、汕头文创等,引嘉宾驻足。嘉宾们纷纷表示,通过展览感受到汕头开放、拼搏的人文精神,以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
岭南非遗英歌舞遇上智能机器人,传统文化在科技中有了新的表达,嘉宾们接过英歌舞机器人递送的侨批,共同为“侨批历史文化”系列海外展揭幕。
这样的场景给新加坡在校生黄炜婷留下深刻印象,“我看到英歌舞机器人递送侨批,感到惊喜有趣的同时又觉得中国科技很发达。在展览中看到这么多古老的侨批完好地出现在眼前,侨批内容记录了长辈努力拼搏的经历,提醒我们更要不忘拼搏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当地青年参观2025“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
汕头市是中国著名侨乡。2023年以来,汕头市策划开展了“汕头侨批出海计划”之“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作为广东省国际传播重点项目,已成功在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柬埔寨金边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举办,活动凝聚乡情乡谊、彰显文化魅力、增进文明互鉴。通过多维度的文化实践与国际交流,系统诠释了侨批作为“世界记忆遗产”的核心价值。
今年,是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汕头依托侨乡优势,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持续推动侨批、潮剧、美食、英歌舞等潮汕文化跨越山海,用丰富内容让汕头故事更具吸引力,为潮汕文化“出海”注入新动能。
本次活动由新华社广东分社、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广东中心主办,于9月29日-10月3日在新加坡举办展览,展览结束后所有展品留在新加坡,供当地持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