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小店傩韵 ——文旅终端“朴山居”焕新记

来源:池州市烟草专卖局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5-10-11 16:03:00

池州傩戏,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其渊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祭祀仪典,千年文脉深植于贵池的乡土之中。“无傩不成村”的古老俗语,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印证着傩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深厚根基。粗犷古朴的傩面具、庄重神秘的傩舞姿态,皆凝结着先民的智慧,为池州保留了一份鲜活的历史记忆。

在安徽池州贵池区马衙街道,傩戏的鼓点正为乡村振兴敲响新的节奏。新近落成的夜游景区“傩仙镇”,以“傩戏文化”为魂,以“文旅融合”为脉,在古巷石阶与灯影交织中,面具、傩舞、傩歌与市集共同绘就一幅流动的民俗长卷。青山环抱村落,傩面纹路里藏着千年故事,古老的傩,正在人间烟火中苏醒。

在这片“戏中有市、市中有戏”的文旅热土上,池州市贵池区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贵池区局)敏锐地捕捉到终端转型的契机。自去年起,他们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推动零售终端改造升级,将零售网点融入景区氛围,让小店成为传播地方文化、承载游客记忆的“新窗口”。

经营十余年的零售户乐志萍的小店,正是这一转型过程中的生动缩影。从一家普通杂货铺,蜕变为文旅打卡点,这不只是一次“经营思路”的升级,更是一段文化与烟火交织的故事。

精准把脉:从“区位优势”到“经营思路”的转变

2024年5月,贵池区局在走访文旅市场时注意到,乐志萍的店铺虽坐落于傩仙镇景区主通道旁,门口还设有停车位,本是游客流动的“黄金节点”,却流露出一种“跟不上节奏”的局促。

5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商品杂乱堆叠于老旧货架,烟酒糖茶与日用品混杂陈列,业态单一、缺乏特色,难以融入景区着力打造的“沉浸式民俗体验”氛围,游客大多匆匆而过,少有驻足消费之意。

面对营销部工作人员的来访,乐志萍夫妇道出心中困惑:“游客确实多了,我们也想改,但不知从何改起,更怕投入打了水漂。”

“我理解您的顾虑。”贵池区局客户经理吴浦生接过话,“但现在正是转型的好时机。傩仙镇不再是游客‘路过’的地方,越来越多人愿意住下来、慢慢体验。‘民宿+特色消费’正是目前最稀缺的环节。您家店铺位置好、空间足,如果能抓住趋势,升级为集购物与住宿于一体的特色空间,就能把路过的游客真正‘留’下来。”一番话,让乐志萍夫妇眼中有了光。

改造不是盲目投入,而是紧跟市场需求。眼下周边还没人做,抓住流量,就是抢占先机。深入的交流,不仅解开了他们的心结,也让夫妇俩对转型路径有了清晰的认知,真正吃下了“定心丸”。尽管心动,但具体如何规划货架、选择哪些特色商品、民宿又该如何装修,乐志萍夫妇仍感到迷茫。

犹豫之间,时间来到今年3月,他们主动拨通了客户经理吴浦生的电话:“吴经理,我们决定今年改造,就是不知从哪入手,想请您帮帮忙。”

吴浦生立即回应:“太好了!你们愿意踏出这一步,我肯定全力支持。从方案到落地,我全程协助,有问题随时沟通。”这番话,给了夫妇俩实实在在的底气。

合力焕新:从“传统杂铺”到“文旅终端+主题民宿”的蜕变

2025年初,乐志萍夫妇投入40余万元启动整体改造。贵池区局全程参与,为转型按下“加速键”。通过精准定位“特色旅游零售终端”,他们协助优化商品结构——在保留畅销烟酒基础上,重点引入肖坑绿茶、西山焦枣、九华黄精等本土特产,使店铺成为“池州好物”的集中展示窗口。

同时,依托“一户一策”帮扶机制,营销部协调专业人员上门帮助规划店面布局,从灯光色温到货架高度,均围绕“游客体验”进行优化:店内设置“文旅介绍小台卡”,增设便民服务角,将便利与温情注入每个细节。

更令人惊喜的是,乐志萍在外读大学的孩子,得知家中改造店铺,特地请假回家,与吴浦生一同打磨民宿设计方案。客房以老家太朴山的藤编元素点缀,床品印上原创LOGO,连洗漱用品都采用定制包装,让“傩仙镇味道”渗透至每一个角落。“孩子说,要让游客住进来,处处感受到咱们这里的风味。”乐志萍笑着说。

历经三个多月的精心打磨,今年暑期,“萍萍超市·朴山居”以全新面貌亮相。临街店铺明亮整洁,特色商品分区有序;楼上民宿古雅静谧,六间主题客房融传统韵味于现代舒适之中。一座“小而美、精而特”的消费空间,终于在傩仙镇扎根生长。

成效初显:从“单一营收”到“多元经营”的跨越

开业以来,“朴山居”表现远超预期——店铺中,池州肖坑绿茶与各式本土特产成为游客热衷的伴手礼,商品销量显著提升;民宿更是炙手可热,旅游旺季需提前半月预订。许多游客因住宿舒心、购物满意,自发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为小店带来持续客流。

变化不止于营收。如今的乐志萍夫妇,早已摆脱“守店待客”的旧思维。在贵池区营销部青年志愿者的协助下,他们学会了用微信小程序管理民宿订单,在抖音发布店铺与傩仙镇风光视频,还主动加入当地旅游商户联盟,与周边农家乐、手工作坊联动推出“消费套餐”。从昔日的“守店人”,转身成为傩仙镇夜游经济的“参与者”与“推广者”。

乐志萍的小店焕新,是贵池区局精准服务激活终端活力的真实写照,也印证了“终端+文旅”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未来,贵池区局将持续推进终端建设与地方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从商品陈列到场景营造,为更多零售客户提供个性化支持,助力更多乡村小店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焕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而温暖的消费动力。(张伟、仇彤、张瑜)

相关推荐
安徽池州青阳县杜村乡:黄精产业的“秋天答卷”

熠熠生辉的锦旗,见证着驻村工作队的担当与作为,也预示着长垅村以黄精产业为笔、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将更加绚丽多彩。

安徽贵池:多元融合 助力社区小商超转型破局

一直以来,贵池区烟草专卖局紧扣消费场景多样化趋势,秉持“一店一策”“一店一品”的思路,持续探索多元融合经营模式。

安徽青阳:产业点亮希望 治理温暖乡村

在青阳县杜村乡长垅村的产业路上,连片黄精基地迎来丰收季,绘就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金秋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