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圣保罗10月20日电(记者杨家和)新年的钟声响起、大红灯笼点亮、爆竹和烟花绚烂,舞台灯光交织出一幅热闹的春节图景。伴随着芭蕾舞者旋转、跳跃,糖葫芦、陀螺、青花瓷与仙鹤等极具中国特色的符号翩然登场。这不是北京的春节,而是巴西圣保罗Teatro Bradesco剧院的舞台。
16日至19日,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携“中国版《胡桃夹子》”——原创芭蕾舞剧《过年》亮相圣保罗,连演五场,为当地观众带来一场中西合璧的艺术盛宴。巴西外交部驻圣保罗代表塔巴雅拉大使、圣保罗州文化厅长马尔顿等千余名观众到场观看。

福娃与仙鹤互致拱手礼。(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我们用芭蕾的语言讲中国人的过年。”中央芭蕾舞团行政总监、原首席主演张剑介绍,舞剧以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经典作品《胡桃夹子》为基础,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西方观众熟悉的圣诞童话改写的充满东方韵味,展现中国春节美好的和谐场景和温馨的团圆氛围。

仙鹤舞剧照。(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过年》是中央芭蕾舞团原创作品,舞剧既有芭蕾的古典语汇,又融入了中国舞、现代舞元素;在服装、化妆、道具设计上精心构思,融入众多春节元素。其中青花瓷花瓶、十二生肖、年兽面具等布景飘洋过海,历时两月才到巴西。仙鹤舞、青花瓷舞等舞段展现中国文化的同时保留芭蕾的精致技巧。糖葫芦舞、陀螺舞等带有生活气息的舞段借鉴了中国舞动作,又充满了春节喜庆祥和的年味。扇舞编排参考了现代舞风格,一小段双节棍舞蹈表演更是将现场气氛带入高潮。

青花瓷舞将中国元素与古典芭蕾融合。(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过年》于2000年首演。该剧让众多演员有机会借助古典芭蕾舞演绎中国文化,是一代代演员传承经验、又不断创新的成果。”中央芭蕾舞团芭蕾大师、前主要演员余波回忆排练过程说,舞蹈编排体现中央芭蕾舞团古典舞、现代舞与中国舞”“三足鼎立”的发展方向,用舞蹈视觉、经典音乐与演员情感传递大家对“幸福”“团圆”的希望。“春节庙会、除夕团圆、爆竹辞岁等场景都融入了中国新年的祥和寓意,也通过年夜饭、除夕钟声等设计,让年轻演员在舞台上展示技艺,也通过排练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内涵并向观众呈现春节的喜庆。”

十二生肖元素融入舞蹈演出剧照。(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这是中央芭蕾舞团继2010年、2019年后第三次来巴西巡演,于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演出。舞台上,演员们以优雅的旋转与灵动的步伐和高质量的托举演绎团圆的喜悦与童年的幻想;舞台下,观众沉浸在光影与乐声的交织之中。
圣保罗州文化厅长马尔顿对记者表示,“中央芭蕾舞团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精彩,这场演出让我们看到中西文化在舞台上的相遇——既有春节节日的喜庆,也有芭蕾艺术的深度。他们还加入了一些特别的元素,并邀请了圣保罗的孩子们参与,让观众有机会欣赏到如此高水准精心策划和编排的表演。”

巴西儿童饰演“小金元宝”演出剧照。(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观众帕特里夏·蒙特内格罗曾是一名专业的芭蕾舞舞者,多次演出《胡桃夹子》等经典剧目,她认为演员们敏捷而优雅,技术与情感兼备,动作轻盈,现场听不到芭蕾舞鞋落地的声音。舞剧编舞细腻,排练充分,在保留古典芭蕾骨架的同时赋予《胡桃夹子》全新生命。演出服装色彩焕发中式节庆气息,舞蹈动作融入东方韵味,形成一种与传统不同、却保留故事精髓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舞台布景与灯光美不胜收,家庭团圆和温馨的节日氛围就像我们的圣诞节,即便不完全了解中国节日,也能被演出的情感和画面打动。”她说。

仙鹤舞演出剧照。(新华社记者杨家和 摄)
舞剧主演演员管翀正、赵欣悦表示,他们最喜欢的舞段也是逛庙会、年夜饭、全家福等充满合家欢气息部分,也很荣幸能通过舞蹈这个无国界的语言,将中国文化展现给巴西观众,拉近中巴心灵距离。管翀正说:“我们沿用了许多的经典芭蕾舞动作,又加入丝绸舞、陀螺舞等中国元素,让舞剧既保留古典线条,又散发东方神韵。”赵欣悦补充:“巴西观众非常热情,他们的掌声和bravo喝彩让我们倍感认可和温暖,也让每一场演出更有力量。”

双人舞排练剧照。(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主演和鞭炮小人排练剧照。(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当身着红裙的小舞者玛丽亚·苏亚雷与其他12名圣保罗儿童演员一起扮演“小元宝”从巨大的金元宝中跳出,全场爆发出欢呼声和雷鸣般掌声。小舞者们虽然年纪轻,但节奏感很强,动作充满童趣,却又非常整齐划一。玛丽亚笑着对记者展示她学会的用中文说“你好”和“谢谢”。“我们跟着视频练习了好久。演出服装太漂亮了,音乐也很好听,熟悉的古典旋律一听就知道是《胡桃夹子》。”她补充道。

圣保罗儿童芭蕾舞演员在彩排间隙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巴西文化机构Dellarte Soluções Culturais多次引进中国优秀文化作品,也是这次巡演的当地演出商,其首席执行官斯特芬·道埃尔斯贝格说,“我们一直在向巴西观众展现这些文化瑰宝。巴西人对美非常敏感,而我们从中国带来的,就是‘艺术形式的美’。”

扇舞排练剧照。(新华社记者杨家和 摄)
此次演出获得中国三峡(巴西)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电投巴西能源公司的联合赞助。三峡巴西公司董事长杨艳表示,三峡集团始终秉承“善若水 润天下”的社会责任理念,“支持中央芭蕾舞团巡演,是我们推动中巴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杨艳介绍,“通过这样的高水平艺术表演,让更多巴西民众了解中国文化,也体现中资企业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这类活动不仅有文化意义,也激发员工认同感,促进跨文化融合。2026年是中巴文化年,我们将继续为两国人文交流贡献力量,让中巴友谊更加深厚。”
国家电投巴西能源公司董事长林贵祥称:“能赞助并欣赏中央芭蕾舞团的精彩演出,我们深感荣幸。艺术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这场演出让巴西民众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彰显中国央企在促进中巴友好与文化交流中的担当。”他补充说:“国家电投巴西公司始终致力于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当地社会。我们愿继续做中巴文明互鉴的推动者,让友谊与合作的乐章在两国人民之间持久回响。”

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演出结束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上台向演员们表示祝贺。他称赞演出充分展现春节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东西方艺术的完美结合。演员们高超的技艺、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为巴西民众带来一场高水准视觉盛宴,中巴舞者同台献技更是赢得全场喝彩,生动展现了当前中巴人文交流不断深化的良好势头。
谢幕时,中巴两国舞者携手登台,掌声与笑容交织成欢乐的海洋。那一刻,两国间遥远的距离消融,文化的共鸣取代了语言的隔阂。从《胡桃夹子》的旋律到新年的钟声,《过年》让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同一舞台上共舞。这不仅是一场艺术表演,更像一封从北京寄来的文化信笺——写下团圆、友谊与共鸣,停在圣保罗的春天里,温暖地回荡在巴西的夜空中。

演出剧照。(新华社记者 杨家和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