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合肥11月6日电(李晓康)近日,安徽六安市霍邱广袤的田野上响起机器的轰鸣声。秋种不等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种“攻坚战”正在全面展开。

村干部与村民一起加麦种、添化肥,抢秋种。(周晓璐 摄)
“今年秋种压力大,但我们有信心把进度抢回来!”城西湖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应奎介绍,作为粮食主产区,全乡秋种面积达8.5万亩,目前小麦种植已完成80%。“我们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全部下沉一线,把服务送到田头,确保皖西大地无闲田。”
在城西湖乡王台村,种肥同播机在田间穿梭,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播种。农技人员也深入田间,指导农户科学应对湿渍晚播的不利条件。
“往年十月底就该种完,今年推迟了半个月。”霍邱县种植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蒋家昆表示,面对持续阴雨导致小麦晚播的现状,全县推广“抗湿晚播保产技术”,从选种,再到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力保小麦稳产。
在临淮岗镇,秋种同样如火如荼。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茂介绍,2025年计划秋种面积10.2万亩,其中小麦10万亩、油菜2000亩,目前已完成油菜种植2011亩、小麦3万亩。
“为确保秋种高质高效推进,我们优化技术服务、保障农资供应、协调农机调配,确保不误农时。”张茂说。

多辆旋耕机在旋耕农田。(周晓璐 摄)
农机调度成为秋种进度的关键一环。霍邱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中心主任王维国介绍,全县计划秋种小麦168万亩、油菜21.03万亩。面对农时紧张,县里统筹调配农机资源,动员保有量充足的乡镇支援进度较慢地区,同时从县外调入农机,确保“有机可用、适时播种”。

临淮岗镇临闸村,无人机配合旋耕机进行空中施肥。(周晓璐 摄)
科技赋能也成为今年秋种一大亮点。无人机飞防施肥、种肥同播、精准封闭除草等技术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播种效率和质量。农技人员全员下沉,“一对一”指导农户落实关键技术,为秋种加上“专业保险”。
“耽搁一天,都可能影响来年收成。现在是人歇机不歇,一定要把雨天耽误的进度抢回来!”一位正在田间忙碌的村干部说道。
尽管开局艰难,但霍邱上下齐心、多措并举,一幅“战秋种、保丰收”的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