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为中国陶瓷创造新机遇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0-09 09:24:00

新华社信息长沙10月9日电 (记者阳建)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主力商品,中国陶瓷曾风靡全球。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下的中国陶瓷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8日从著名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湖南醴陵市获悉,今年年初至8月底,醴陵市陶瓷实现总产值336.6亿元,税收贡献同比增长62.4%,陶瓷出口额近2亿美元。

醴陵陶瓷已有1900多年的发展历史,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东南亚地区占出口份额的60%以上。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醴陵陶瓷出口面临不少困难,产业淘汰的压力上升。

业内人士介绍,“醴陵瓷”的困境,实际上也是中国陶瓷产业的普遍问题。在这一关口,“一带一路”倡议释放了重磅红利,不仅促进了陶瓷出口,更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醴陵等陶瓷主产区,正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引进欧洲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装备,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来提升中国陶瓷的工艺、技术水平。”醴陵市经信局副局长王传文介绍说,“一带一路”桥梁可以促进中国陶瓷与沿线各国陶瓷产业的对接及相互学习。

同时,醴陵正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让海外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醴陵陶瓷。

目前,醴陵陶瓷产业开始复苏。2015年,醴陵日用瓷出口30.1亿件,电瓷出口近40万吨,出口创汇近3亿美元,其中电瓷出口创汇稳居全国第一。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醴陵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在里约奥运会上,象征“播种和平、友好相处”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世界和瓶”被中国体育代表团礼赠给里约奥运村村长珍妮丝·阿卡恩。醴陵陶瓷再次以“国瓷”“奥运瓷”的身份大放异彩,引得世界瞩目。

据了解,醴陵市统一规范了陶瓷产品LOGO标识,着力打响“醴陵瓷”的国际品牌。“包括醴陵在内的陶瓷主产区,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提升陶瓷品质与附加值,让古老的中国陶瓷焕发新颜。”醴陵市委书记胡湘之说。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